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

作者:佚名      收藏聚焦编辑:admin     
遗址发掘场景 遗址发掘场景 夯土包砖式建筑基址 夯土包砖式建筑基址

  本报记者 杜洁芳

  一直以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望龙门街道都是当地人眼中达官显宦的出入之地。从清代的川东道、重庆府、巴县知县府,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蜀军政府财政部,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央银行及金库,无不彰显着这里的富贵。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繁华落尽。直至2009年,渝中区的一次危旧房改造工程让埋藏在地下几百年的历史重见天日。

  一块旧墙砖引出一个大发现

  2009年底,渝中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几位正在巴县衙门老鼓楼拆迁工地施工的工人突然从黄土里发现了几块暗灰色的墙砖,颇有历史感的颜色,让他们意识到此物一定不凡。工人们提了提神,朝砖上仔细打量,发现确实刻有一行繁体字。“这会不会是文物啊?”工人们心里犯嘀咕。因为这个地段曾经是行政机关所在和商业繁华区,已出土了不少文物。他们赶紧将消息报到渝中区文管所。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一听是巴县衙门老鼓楼拆迁地出了古砖,立即想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大发现。他们仔细核查了墙砖,确定刻有“淳祐乙巳”铭文字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说:“‘祐乙巳’正是属于南宋末年余玠主持抗蒙战争时期。”为了拿到确凿的证据,渝中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把墙砖带回去进行了鉴定,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之前考古人员苦苦寻找的南宋重庆城。

  为了找到更加确切的证据,2010年3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了该市数位文博、建筑方面的专家到老鼓楼实地考察,“当时,并没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因为遗址上部被大量建筑垃圾覆盖,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于是在这之后,由重庆市文物局出面,委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对该建筑遗迹及其周边展开调查。根据初步调查,考古人员推断此处有可能是宋代建筑遗址。

  2010年4月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准备对老鼓楼进行小规模试掘。袁东山说,当时他非常兴奋,急调正在合川钓鱼城开展考古工作的有丰富宋代城市考古经验的考古队前来。这一试掘果然印证了之前的猜测,墙砖是该处城墙遗迹上掉下来的,与南宋抗蒙战争有关。事不宜迟,袁东山立即起草报告,向重庆市文物局申请抢救性发掘。2010年4月29日,经重庆市文物局批准,老鼓楼遗址开始了正式的考古发掘。一段尘封的历史即将悄然揭开。

  曾为四代衙署

  从2010年起始的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发掘历时3年,共发掘1.236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珍贵文物3200余件,标本数万件。其中包括,“縣”字木模印、宋代的钱币“淳祐通宝(当百)”、明代的青花花卉香炉,以及一堆礌石(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往下推以打击敌人的大块石头)等。最让人惊喜的是,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处建筑遗迹——一处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该建筑遗迹略呈方形,经专家测量,东西宽24.7米、南北残长24.3米。夯土高台建筑内部,用夹杂有小型鹅卵石的黄灰沙土夯筑而成,四周砌筑有护坡墙体,护坡墙体基础用大型长条石块砌成,护坡墙体以青砖砌筑,砖墙残高7.65米。四面护坡墙由下至上越来越窄,墙体呈79度倾斜。经专家考证,这处建筑遗迹应为南宋时期重庆府衙署的谯楼。更让专家们吃惊的是,这座砖砌高台建筑所在地域,竟然是南宋、明、清、民国4个时期衙署的所在。

  在遗址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建筑的层次关系。经过专家考证发现,清代衙署围墙建筑直接叠压于明代围墙之上,明代衙署的范围应与清代大致吻合,唯中轴线较清代偏西。

  俗话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在揭露衙门口黑暗事实的同时,也向世人透露出代表行政机构的衙署独特的布局构造——坐北朝南的格局。重庆市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的构造无不符合中国传统衙署建筑的规制,又有着鲜明的巴渝地域特色。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地处金碧山下、长江左岸的台地之上,背山面江、坐北朝南。遗址兴建于宋蒙战争的历史背景之下,著名的川渝山城防御体系即在此筹建经营。

  寺庙有放生池,牢房是“黑屋子”

  据袁东山介绍,南宋时期,老鼓楼衙署遗址为四川制置司及重庆府衙治所。明清时期,作为重庆府署及巴县署,遗址又经过多次修葺利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样的遗址上,还存在过一个巨大的寺庙和监狱。

  “从遗址上看,这个寺庙的布局十分清晰。寺庙有个放生池,两边是厢房,再后面就是作为主建筑的大殿和二殿。”袁东山说,考古人员在勘探时发现了大殿的基石,结合历史资料与现场出土器物,推断当年在宋代衙署外还有一个同时期的寺庙,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在寺庙的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寺庙的大殿、二殿并列于放生池后,且带有回廊,气势宏伟。放生池中间有座小桥,两边则分别建有一座厢房。

  在寺庙上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明代监狱。“地面由80厘米×80厘米的大石板铺置,监狱有两道墙,外墙厚度有1.5米,内墙厚度是1米多,如此严密的防御,囚犯根本逃不出来。”袁东山介绍,监狱由一个4米宽的通道隔成两个部分,“牢房都没有窗户,最大的牢房有十几个平方米。”

  具有多重价值

  作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具有重大历史价值。首先,老鼓楼衙署遗址作为四川制置司衙署所在,也是南宋时期川渝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以钓鱼城、白帝城、成都云顶山城等共同组成的山城防御体系,成功粉碎了当时蒙军“顺江而下,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并导致了蒙哥汗败亡钓鱼城下,客观上对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扩张浪潮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进程。其次,具有深厚的文化遗产价值。老鼓楼衙署遗址的相关发现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是重庆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见证、人文精神的珍贵载体、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同时,遗址作为南宋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枢纽和指挥核心,也是一处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军事遗产。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史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名片、彰显“英雄之城”形象以及提升重庆文化品位,具有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最后,极具艺术价值。老鼓楼衙署遗址规模宏大、布局清晰,作为遗址标志的高台建筑遗址的断壁残垣矗立于现代都市核心圈内,在巨大的反差下,营造出一种沧桑、悠远的艺术审美氛围。现存的大型砖砌墙体、巴县衙门衙神祠等建筑形制复杂,局部雕刻精美,具有鲜明的西南地区木构建筑特点。(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