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引入社会安保力量;安防系统改造年底完成;20天收打火机20万个——
“平安故宫”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 刘修兵
位于首都政治核心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文化价值,地位独特;丰富、珍贵文物占全部文物藏品的93.2%,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国内文博领域独一无二;世界遗产、全球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参观者每年以100万人次的数量递增……这些让故宫备受关注。
9月3日,一段名为“实拍多名游客故宫内群殴”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和媒体热议。
“一方面,故宫博物院对在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地故宫发生这种不文明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表示谴责,希望到故宫的观众文明游览,有序参观,遇到问题或出现矛盾能够保持冷静和克制;若遇到困难或突发事件,可就近寻求故宫工作人员的帮助,或拨打110。另一方面,故宫博物院也在对故宫安保力量和观众安全管理进行反思。”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记者表示,在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平安故宫”工程中,第一次将观众安全与故宫古建筑安全、文物藏品安全并列,成为故宫的三大安保目标。
游客斗殴事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随即召开了院长办公会议,决定从确保安全出发,引进社会优秀安保力量,增强故宫安保力度。“具体说来,就是在今年‘十一’前,首先在人流密集的中轴线区域配备专业安保人员。同时,为改善‘十一’期间的观众接待工作,届时故宫会组织300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在故宫的开放路线宣传,引导文明参观。”单霁翔告诉记者。
据统计,2012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观众参观的历史最高值,共计接待观众1534万人次。而与之相对应的,故宫博物院承担安全保卫工作的保卫处,仅有工作人员273人。“这些与故宫保卫工作的现实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单霁翔表示,增加更多正规的安保力量,特别是增加室内外及重点区域的值守人员,保障文物库房周边的安全,防止因为观众集中而出现踩踏等意外事件是故宫博物院迫切需要推进的一项工作。
目前,故宫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正在改造之中,将于今年底完成。这套系统最初设计的理念是以入侵报警为主,只具有重点区域图像监控录像及报警联动图像复核功能。“从现在情况来看,迫切需要通过实施视频监控无缝隙加密工程,来消灭监控盲区,达到严密防护、及早发现、制止犯罪和事后追踪的目的。”单霁翔说。
鉴于观众数量的不断增多,视频监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始密集加装高清摄像头,同时加派视频监控的管理人员,确保无“死角”全方位覆盖。
另据了解,故宫博物院自8月14日起实行打火机禁止入院的规定以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配合,20天共在观众入口收到打火机20万个。这些打火机也都通过专门设立的“打火机领取处”被参观完故宫的观众陆续领走。同时,紫禁城范围内故宫博物院员工“禁烟”和开放区禁止机动车行驶等措施也得到切实落实,保障了观众和故宫文化遗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