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了东莞清代四大名园之一、157岁的道生园被拆除(详见南方日报A12版《东莞清代名园道生园被拆除》)之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昨日,针对道生园拆除的原因、旧址的用途等疑问,莞城街道办回应,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道生园因破烂不堪而无法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拆除后,道生园的旧址将建设文化项目“和园”,包括艺术画廊、画家工作室等文化设施。
让很多市民感到困惑的是,有着157年历史、东莞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道生园,缘何被拆掉?莞城街道办回应,道生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西隅道富巷内,由清末东莞可园创建人张敬修的侄儿张嘉谟所建。当年道生园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平庭和水庭的中庭串列式布局。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因道生园历经多年沧桑,仅剩下几间墙体倒塌、门窗全无、破烂不堪的老屋,原来结构面貌已不复存在,瓦面杂草丛生,已成危房。因此,道生园未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拆除道生园后,旧址将作何用?
莞城街道办回应,“和园”项目用地位于莞城可园北路,地块内包括道生园。根据2005年审批通过的《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园”项目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用地,总面积18454.8平方米,根据项目报建的方案,该项目主要包括有艺术画廊、画家工作室、展览中心、画家活动中心等设施。
莞城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莞城街道办事处很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措施为:加大对文物工作的投入,将文物保护和维修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专门设立文物保护及维修专项和博物馆之城专项经费,用于文物的维修。
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莞城街道办共投入经费超过300万元,主要用于却金亭碑碑体及其周边的保护工程、容庚故居修复工程,同时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立文物巡查制度,对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名录和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派专人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文物安全。(记者/吴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