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通讯员 曹晓亮) 针对最近媒体报道的金陵台民国建筑、萝岗先秦古墓被毁,遯庐民国民居多处被私改等多起广州文物单位受破坏的事件,导致文物建(构)筑物及其环境风貌造成严重损坏问题,本月24日,广州市文广新局约见信息时报记者,全面解读介绍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并透露作为文物管理部门自身的困惑,探讨寻求解决的途径。
开诚布公: 近年文保部门都做了什么
广州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近年对广州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对文物普查认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安全监管、推进重点文物的修缮、地下考古进展等状况。
据介绍,2004年开始,广州开展第4次文物普查和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并登记文物普查线索4533条,最终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为3010处。其中,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7处(单体文物1109个),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463处。同时,建立了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保护档案,并认定公布各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今年5月1日,《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出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文物安全监管制度,落实安全巡查;近年先后完成了广州公社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余荫山房、虎门炮台等重点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并对陈家祠、广东咨议局旧址等文物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整治。对地下文物的抢救方面,如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国水闸遗址、南汉二陵等,都是在配合城市建设开展的考古工作中发现和保护的。
对广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问题,从2002年广州市启动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来,2006年12月,“南越国遗迹”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1月,广州市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工作;2012年,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遗址等6处史迹点作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先行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广州市正在制定《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工作难点: 6人管4000多个文保单位
文保部门平常都在做什么?“一个文保单位,要先说服业主同意挂牌(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挂牌后要保护,按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进行修缮,至少两个工作人员负责现场勘查、专家提出修缮方案、专家论证、通过评审、现场监督实施到位,一个件两个人至少要跟一个月。我们文物处就6个人,全市4000多个文保单位,就是靠这6个人来干的。”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全市文物的业务行政部门仍是1992年设立的文物处,编制一直维持在6人,“一个处、6个人要管几千处文物很难管得过来。仅仅应付日常业务就已不堪重负。较国内其他副省级城市,广州文物行政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薄弱、差距较大,导致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只能进行有限的业务指导,成为了现有情况下制约广州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瓶颈’。”
文保资金: 每个区负担500万至今未落实
今年5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预计6000万用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其中2100万用于文物修缮。在此规定出台之前,国有的文保单位国家有修缮资金,但私人的文保单位,很难有维修资金的支持。
但事实上,该《规定》出台4个多月以来,6000万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仍未落实。该负责人透露,“按规定每个区是负担500万,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区落实这笔资金。”
“事实上,6000万是根本不够的。按平均每处文物保护单位50万修缮经费计算,仅仅能修缮120处文物点。”他说,各区要切实拨付相应的专项经费对这些文物进行修缮资助,资金投入到位与否也是文物能否得到有效修缮和保养的重要因素。
亡羊补牢:
本月内启动广州文化遗产普查
对于不断出现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不力的事件,市文广新局打算怎么办?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有效保护城市历史记忆,广州市将于本月内启动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将于2014年底完成。“这次普查范围空前,目的在于全面摸清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线索和传统风貌建筑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管理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本着能保尽保的原则,边普查边保护,‘照亮死角,显形遗存’,切实保护城市记忆。”
“我们认为,文物保护的出路在于引导业主对文物合理利用。”他说,希望充分发挥媒体、社会团体、专家的力量,唤醒每一位社会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还将成立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文物督促员队伍,建立文物保护社会监督制度,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以切实掌握文物安全信息,形成文物保护监督长效机制。
未来取向: 将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文物保护
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根本上看,文物有效保护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媒体、社会团体、专家的力量,唤醒每一位社会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引导对文物的合理利用。我们非常愿意与媒体共同搭建引导公众平台来共同做这方面的事情。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市除了对一部分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之外,也在积极探索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文物的合理利用的途径。如指导业主单位对太古仓旧址进行了原状修缮和装修,在不改变原有风貌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内部大空间,打造成为滨水文化休闲区。新河浦的逵园在业主对其进行整体维修后,也有了新用途。一楼用作展馆,给新生代作家展示画作,同时亦可出售。二楼是结合艺术品展示的咖啡厅。三层是小展厅、文化沙龙、讲座、酒会等活动的区域。
针对近期广州频发的文物被毁事件,广州市将成立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文物督促员队伍,建立文物保护社会监督制度,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以切实掌握文物安全信息,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工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文物保护监督长效机制。
文物被毁事件链接
民国建筑金陵台遭强拆
今年6月11日凌晨,越秀区诗书路金陵台几栋民国建筑一夜之间突然被铲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广州市政府的调查将该事件定性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恶劣的违法事件,应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要求发展商广州翠桦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港资)复建被违法拆毁的民国建筑,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据了解,被违法强拆的金陵台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复建,而复建项目验收合格后可由翠桦公司继续开发观绿路项目。当事方翠桦公司早前向市规划局承诺:12月28日前开工建设复建工程,明年11月30日前完成复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并负责复建的费用。
萝岗先秦古墓被毁
今年6月14日夜间,地铁六号线萝岗车辆段施工方将来峰岗考古挖掘警戒线内的五座古墓连夜挖掉,这些古墓都是商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此后,广州市政府通报表示,施工单位中铁二局未依法履行保护文物发掘现场的义务,在禁止施工的考古发掘区域违规施工,对考古发掘现场遭到破坏负有直接责任。根据有关规定,由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中铁二局罚款50万元并责令整改。
遯庐民国民居被私改
10月15日,位于海珠区龙导尾的广州文保单位“遯庐”被爆出业主改动空间出租多人居住,导致这幢民国民居多处破损,变身大杂院。随后,广州市文广新局给出书面回应,表示当日已赴现场查处,保护标识牌已经恢复,院内环境已经清理;两周内恢复文物外观原貌。
(原标题:6000万专项资金至今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