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丛秋芬 摄
□金陵晚报记者 丛秋芬 于峰
大马路是下关地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到江边,南接商埠街,长约600米。由于毗邻下关码头,民国期间,它曾是南京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也因此,这条路上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民国建筑。不过,近日,有市民发现,大马路附近拆迁,民国建筑之一的庆华鞋帽庄以及当年的一家手表店,只剩下一个门头立于瓦砾之中,“这个门头虽然残缺不全,但它见证了大马路的繁荣与没落,难道也要拆掉吗?”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大马路东南段,在街道西面,有一堵西式风格的门头。据附近老人说,这是当年的大马路67号、69号和71号,门头下曾是一组老店面。
门头的上方,至今还有“庆华鞋帽洋货×庄”、“洋手表”等字样。从建筑风格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西式的痕迹,可以看到一些较为明显的巴洛克装饰,然后,整个门头斑驳破败,有多处损坏破裂,清楚可见被火焚烧后被烟熏黑的痕迹。
附近的老人介绍说,这个门头背后,当年是一家鞋帽店和手表行,在民国时算是两个时尚的店铺。在历经沧桑后,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鞋帽店”和“手表店”早已无存了,门头下被一些私搭乱建的建筑占据,门头也时刻有倒塌的风险,“以前门头下还开过几家小吃店,把墙给撑住了,现在小吃店都拆了,这个门头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
记者了解到,“庆华鞋帽洋货×庄”曾是一座3层楼的西式风格建筑,是用英国水泥建成,第一、二层是鞋帽店,当年是中国人开的,卖洋人运来的礼帽、鞋子、袜子等日用品。旁边的“手表店”全名为“大西洋手表眼镜公司”,卖洋人运来的手表和眼镜。
当然,老门头存在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它是民国建筑残留。据介绍,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大马路临街的西式洋楼,很多都被烧得只剩下墙面和门头,“庆华”被烧毁的面貌一直保留到今天,因此,这里也是日军毁坏南京的重要建筑铁证。
那么,这堵见证繁荣和沧桑的门头,将会何去何从呢?
鼓楼区文化局文物科的张殿亮先生介绍说,这堵墙面不是挂牌的文物,文物普查时也没有列入登记,按说是可以拆掉的,“不过,考虑到这堵墙面的历史价值,我们还是把它保存了下来。”张殿亮说,“我们现在实行两套方案,如果能保它不倒的话,我们就原汁原味地修缮它;如果修复不了,就采用拓片复制等方法,原址重建。”张殿亮说,修复之后,墙面就放在原地,作为一处遗址,给百姓留下一个历史的见证。
(原标题:大马路民国鞋帽庄只剩残破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