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下文物遗存丰富,如何协调好“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不让地下文物遭到破坏,一直是个难题。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文广新局获悉,日前《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这是常州首次制定专门的办法来保护地下文化遗产。文件首次划定了常州5.51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今后历史城区范围内1万平米、范围外5万平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实施考古。
城市建设加快,地下文物需保护
常州历史悠久,从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华曙猿化石,30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遗址点,到马家浜、崧泽、良渚新石器时代文化,地下埋藏的史前文物相当丰富。
常州文化深厚,历史上分别经历了吴文化、齐梁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多个重要时期,遗留了大量地下文化遗存。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地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虽然近几年,常州结合基本建设抢救发掘了百余座古墓葬、多处古聚落遗址,取得了一些重大考古成果,但也发生了不少地下文物被毁事件。如蓝色港湾建设工地毕氏家族墓文物流失、武进邹区道路建设女尸墓文物被哄抢、东城名居墓葬群被盗等等。
为此,市文广新局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此《办法》,全文共计19条,将于2013年12月20日起正式施行。
划定历史城区,工程施工前先考古
文件最大的亮点就是划定了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据介绍,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要事先进行文物调查或勘探工作,但何谓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并没有进行明确。
目前兄弟省市对大型基建规定不尽相同,但总的方向是从严。其中扬州市将扬州城遗址,甘泉—杨庙战国至五代墓葬埋藏区,城北汉代居住区、隋代宫殿、唐宋寺庙及历代古墓葬埋藏区,城东唐、宋墓葬埋藏区这4处地下文物埋藏区,共计70多平方公里全都列入范围,几乎凡有工程建设必先进行考古工作。苏州市规定占地3000平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均要按程序申请考古调查和勘探。南京市则划定了15片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据统计总面积达123.8平方公里。
鉴于常州还未划定“地下文物埋葬区”和“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区”的实际,文广新局与规划、建设、交通部门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将关河—大运河—锁桥河—西市河围成的5.51平方公里区域,认定为历史城区范围。
今后,在这一历史城区范围内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需按程序申请考古调查和勘探;历史城区以外占地5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需执行相关考古程序。
还将划定两区
作为重点保护范围
至于“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区”的问题,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广新局将与规划、建设等部门共同依法划定以上区域,作为地下文物保护的重点范围。
该区域集中埋藏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因此应尽可能控制其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对必须进行的基本建设,要在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履行考古相关程序,采取必要抢救措施,有效保护地下文物。
除了《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新修订的《常州文物保护办法》也将于12月20日施行。
据介绍,《文物保护办法》拓展了文物保护范围,由原先的钟楼、天宁、新北、戚区扩大至武进区;在文物保护类别上,除原有的不可移动文物外,还增加了可移动文物。
张华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