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太旭 通讯员 刘黎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楚王墓群部分遗址遭受风雨侵蚀,其中最珍稀的一处地上建筑——庄王墓龟驮碑亭面临坍损危险。日前,市文史馆组织文史、考古专家对现场进行调研,呼吁尽快对墓群遗址实施保护和修缮。
明楚王墓群位于武汉市东南郊龙泉山风景区。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就藩武昌为楚王,将此辟为陵园区,先后修建了昭、庄、宪、康、靖、端、愍、恭、贺共九座王寝,及多座王妃墓。墓群规模庞大,俗称“八代九王墓”。明末,张献忠率部焚烧墓群,地面建筑大多被毁。1956年,楚王墓群被公布为我省首批文保单位。13年前,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九座陵墓中,三座建有记载墓主功绩的赑屃碑(俗称“龟驮碑”),其中两座原物已毁,仅庄王墓“龟驮碑”亭得以幸存。记者日前随专家前往现场看到,这座近500年历史的碑亭,隐没在荒野树林中。碑亭为四方拱门砖瓦结构,约四五米高的四周墙体出现数厘米宽裂缝,亭顶已无一物,亭内“龟驮碑”石质构件及碑上文字长期处于风雨侵蚀中,碑亭墙头部分残损,杂乱地生长着小树。树根不断在墙缝间生长、膨胀,墙体面临坍损危险。
市文史馆员、考古专家蓝蔚说,这座王墓碑亭与同属全国重点文物的洪山宋代无影塔、蛇山黄鹤楼元代白塔,为我市目前仅存的三座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碑上所刻文字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楚王墓群中的昭王墓被文保部门考古发掘,地宫已对游人开放,王寝地面建筑部分重建。其他王墓大多埋没于杂树乱草中。目前,墓群管理部门已将庄王墓和愍王墓清理出来。记者看到,两座王墓基址遗存大量石基、柱础,场面壮观,带有五爪龙纹的明代瓦当碎片,印有“官”字的大青砖,及石质螭吻等古墓残件随处可见。在庄王墓墓顶,记者看见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大洞,洞口直入陵墓拱顶。朱桢第22代孙朱德春先生曾在此管理墓群30年。据他介绍,此洞口已形成多年,由小盗洞逐渐塌陷形成。
参与调研的市文史馆员郑自来、周斌及馆长吴胜家等专家呼吁,明楚王墓群是全国百大遗址之一,为研究明代藩王体制、皇家丧葬制度,及明代武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世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必须尽快对墓群实施抢救性保护,尤其是对庄王墓碑亭的修缮和维护,迫在眉睫。
村民用墓砖盖房
瓦当流入文物市场
从地图上看,九座王寝墓茔依山势呈环形分布,整个寝园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庭院。此次专家调研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明楚王墓群的安全防盗和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局面。
朱德春的祖辈一直在此守护墓群,直至上世纪50年代。
村民可携带工具随意进出墓区
据了解,由于管理方加强了监管巡查,近二十年来再未发生盗墓现象,但墓址遗存件流失现象仍有发生。考古专家蓝蔚说,近年,他曾在汉口文物市场看到有人售卖楚王墓群的明代瓦当。
日前,记者在庄王墓附近,看到有村民扛着铁镐上山。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可携带工具随意进出墓区,管理难度很大。
记者了解到,墓群现由东湖高新区龙泉街所属明楚王墓群文物保护管理所进行管理。目前,管理方已投入50余万元,建立了安防预警和电视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防止文物被盗。由于墓群区范围大,现有预警系统还存在不足,尤其难以对地下文物的被盗情况实施有效监测。
管理所负责人介绍,楚王墓群核心保护区内有7个自然塆,居民近300户,约800人,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给墓群区文物保护带来了不利影响,包括环境污染、采石、开挖鱼塘、村镇建设等。目前,墓群原有的一些砖石仍散落于周边村落中,有的已被砌入居民房屋砖墙。
6年前的《保护规划》至今尚未完全实施
这位负责人介绍, 龙泉山人文核心保护区除“八代九王墓”外,还分布有西汉舞阳侯樊哙、晋代荆州刺史陶侃、唐代江夏王李道宗、北宋文学家张云叟、元代观文殿相国沈如筠、明代吏部尚书张添佑、户部尚书曾泰等40余座历代名人古墓,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墓群。目前东湖高新区下拨的文物保护经费及街道投入的资金已不能维持正常运转,一些维护工作难以展开。据悉,近年来,区街两级已投入500万元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就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审定了《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群保护规划》,该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生态环境控制三级。其中,九座楚王墓及其所在地依托的两座山脊整体划入保护范围,总占地面积2.64平方公里。按照文物保护要求,该区域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专家们表示,必须尽快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保护规划》对明楚王墓群实施整体保护:将保护区内居民实行整体搬迁;现有的环八王陵路穿越了部分王寝遗址区域,违反文物保护规划,建议将此路改道通行;理顺管理机制,将墓群管理机构划入市区文物保护部门直接管理。(记者 蒋太旭 通讯员 刘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