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南京“最破”的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两进古屋也是残垣断壁,摇摇欲坠。普德寺位于雨花台区西北方向的普德村,由于产权原因,周围的地块一直由企业管理。虽然文化部门赶制修复方案,但无奈“剃头挑子一头热”。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文/摄
仅能看到精美的房梁木雕
金陵橡胶厂旧址,就是普德寺的所在地。若是向周围居民问路时,往往是这种的回答——“那还有什么寺,都已经是危房了!”在厂区传达室值班的保安会提醒,“不是不给你们进去,反正自己小心,后果自负啊。”
见到普德寺的“真容”,就会发现,他们说的不无道理。在一人多高的杂草丛中,有两座房屋,位于前方的一座,因为大门不见踪影,可以走进去。另一座无法进入,但外观上也非常残破。“这是原来普德寺四进大殿之一。”省第二师范学院的青年历史文化学者宋政澔博士说。在殿中,残存有6根圆柱,梁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有云龙纹、缠枝花纹……
除此就尽是破败:殿堂的建筑垃圾,四面墙中一面也已经塌掉一半。太阳照着满是漏洞的屋顶,透出点点光斑。而另一面墙,则显示它曾经作为厂房的痕迹,上下刷成两色,被打上了铁框窗户。这就是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保单位普德寺的现状。
修复费用至少“百万级”
建国初期,普德寺被用为金陵橡胶厂的厂房。这可能就决定了古刹曲折的命运。后来,橡胶厂改制,被浙江一家企业收购。根据文物法规,这家企业同时也应接过管养、维护普德寺古建筑的任务。“我们现在的态度就是少算旧账,抓紧做事!”雨花台区文化局一名负责文物的工作人员说。他告诉记者,对普德寺,正在赶制修复方案。主要思路是“修旧如旧”,同时划定好古物周边的“控制红线”,保证修复完成后,市民再来普德寺,不会“这么难找,这么难进”。他还表示,方案一旦通过市里的审核,修复就立即开始。如此体量的修复工程费用至少百万级,将会“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责任。
学者希望复建后能再现香火
宋政澔博士一直在关注“普德寺问题”。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因为普德寺位置较偏,位于南郊,对“利”字至上的企业,投资修复没有吸引力。“但对于文物,不能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他说随着老一代人离去,普德寺就将真正地消失。
他还认为,普德寺修复好后,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重振名刹的风采,恢复这里的香火气。“如果修好后,将它变成饭店或是商业会所,就完全蜕变成一个空壳,失去了其历史气息和宗教氛围。”宋政澔说,“用来做公益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竹刻、古琴、昆曲等技艺传习,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最好是恢复成寺庙,还原它的本真。”
链接>>>
普德寺始建于南朝梁,明代皇帝下令重修,有“敕赐古刹”之名。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左右钟鼓楼、左右碑亭、大佛殿、左观音殿、右轮藏殿、西方殿、左伽蓝殿等,现已无存。原五百铁罗汉,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盗三尊运往日本,后以泥塑取代。1958年“大跃进”时,悉数被炼为钢铁。大铁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