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 国家文物局参加国新办发布会回应古城镇火灾问题 将实施100处古城镇消防安全工程
昨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文化部部长蔡武,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了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并答记者问。
馆藏文物腐蚀损害过半
励小捷介绍,去年我国实施了2224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项目,完成了6000余件(套)馆藏珍贵文物的修复工作。目前全国各类博物馆3866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2500座左右,每年推出的展览大约有2.2万个,接待观众达到5.6亿人次。而全国31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4处大遗址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全部向公众开放。
去年3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使国保总数达到4295处,全国各个省、市、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了12万余处。而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名录向社会公布,意味着有更多的文物资源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视野。同时,在去年启动的文物保护法修订,修订草案的起草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
励小捷透露,2002到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发现,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重度腐蚀者有230万件,占16.5%。为此我国加大了修复资金的投入,从2011到2013年的三年间,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资金为8.17亿元。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如修复人才匮乏,关键技术没有突破,修复工艺复杂、所需工期较长等。仅是重度腐蚀文物的抢救维修的任务也依然很繁重。
火灾频发已成为目前文物安全中的第一大险情
去年国家文物局在习近平主席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召开古城保护座谈会。昨日发布会上,励小捷提出根据《古城保护正定倡议》,在配合古城古镇古村保护方面,文物部门将把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放在文保工作更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其中的濒危古建和消防设施安排;要参与其保护规划制定,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文物部门在考虑文物保护之外,也要在自然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民生、改善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今年1月11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古城1/3被烧毁。1月25日,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侗寨起火,过半居民受灾。此次新闻发布会亦提到了古城文保、消防安全的问题。励小捷表示,火灾频发已成为目前文物安全中的第一大险情,在总结火灾教训之下,他提出文物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古城古镇整体的消防安全工作布局中。
励小捷介绍,文物部门正在为此进行三方面的尝试:第一,在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四个省扩大电气火灾防控试点。去年在河北承德开展试点取得成功,今年扩大到四省。第二,将和公安部一起召开全国文物建筑消防工作会议,部署新形势下,特别是面临火灾频发的严重形势下的文物消防工作。第三,组织指导10处古城古村落的文物消防规划编制,确定100处文物保存丰富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群,在2014年实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姚远认为,古城的消防安全不可孤立来看,而需要与近些年来古镇、古城、历史街区等的过度商业开发相联系:“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将一些本应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历史街区,打包给企业作为资产经营。而企业则将商业利润的追求置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上,这就造成不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商业形态,人流量、建筑密度过高,对消防安全造成影响。”
姚远表示,如丽江、凤凰、皖南宏村这样的著名景区,都存在过度商业开发的情况:“原有的居民从居住社区中搬出去,邻里关系被破坏,原本的民俗活动转为商业表演性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民风,变成了徒有其表的商业活动。保护古城古镇,同时应该保护的是传统社区,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这其中可以有商业因素的参与,但不能由其主导。而亡羊补牢,是非常紧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