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3月12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伍靖雯 通讯员 段李智 罗旭明)近日,茶陵县公安局破获一起文物盗窃案:8名嫌疑人潜入秩堂乡晓塘村,盗走一批东周时期的青铜器。目前,警方已将其中3名嫌疑人抓获,并将追回来的大量文物移交给县文物部门保管。
【现场】
古墓旁有一个直通墓底的12米深盗洞
1月18日凌晨,一辆面包车沿着乡道,向秩堂乡晓塘村驶去,最终在一处名为黄泥坡的小丘陵前停了下来。车上下来8名男子,他们穿着冲锋衣,背着背包,手拿铁锹、洛阳铲、绳索等工具,消失在夜色中。
次日一早,有村民发现,黄泥坡附近露出大量新土。在黄泥坡附近一个隐蔽的山丘,还有一道深坑,深坑周边散落了不少陶瓷碎片和骸骨。有经验的村民立即反应过来,“有人盗墓了!”
村民立即报警,警方和县文物局专家随即赶到现场实地勘测。
经现场勘测,此处有一个古墓,而村民发现的这个深坑,其实是一个直通墓底的12米深盗洞。专家根据现场情况推测,盗墓贼已打开古墓,盗走一些青铜器。而在深坑周边,警方还发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有的是用洛阳铲挖成的圆形探洞,有的是半米至几米深的方形坑。
【抓捕】
警方成立专案组,抓获3名嫌疑人
就在警方走访调查时,有村民向民警反映,有一群人开着面包车,近来经常在晓塘村附近出没。面包车上装有挖掘工具,他们去的地方都是山坡、丘陵地带,有人还不时下车,用疑似洛阳铲等工具试探土堆。被当地村民问起时,他们便称是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并借机向老人打听消息。
据该村民回忆,这群人口音不一,有几个明显不是本地人。他们“工作”起来昼夜不休,且常以工作机密为由,不让村民靠近。这位村民还透露,自己偶尔看到这群人与一个住在本村名叫贺飞(化名)的人有联系。
警方了解到,这个贺飞是江西人,曾因抢劫入狱。出狱几年后,没有找到一份正经工作。
担心文物流失,茶陵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连夜展开追踪。2月初,警方得到一条线索,贺飞等人正密谋将文物卖出,当时正在联系地下买家。
时不可待,在掌握了贺飞等人的犯罪证据后,2月18日中午,警方展开突击行动,将该团伙中的3名犯罪嫌疑人贺飞、汪某、金某抓获,并缴获了被盗的青铜镜、青铜鼎等文物。
【背后】
为了找到有价值的文物,他花时间钻研文物知识
汪某是这伙盗墓贼的领头羊。据汪某交代,2013年7月,他从一名下线那里得知,茶陵有古墓。汪某便通过金某帮忙,联系了住在该村的贺飞。三人一拍即合,商定了盗墓一事。
为了便于作案,三人又拉来五个同伙,约定盗墓成功后,平分赃物。
在缴获的文物中,警方还发现了一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瓶。据汪某交代,这是上次盗墓所得,还未来得及销赃。在审讯中,汪某称,盗墓是一件技术活,同时要有鉴赏能力,为了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文物,他不仅要联系各方下线,还花了不少时间学习文物知识,研究墓穴结构、陪葬品等专业知识。
“他们分工明确,经验丰富。”据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盗墓,另一组负责反侦查。
为了防止被当地村民发现,“反侦查小组”会将每次挖掘的土堆回填。在挖掘盗洞的过程中,他们会轮班在洞口附近“看守”。每次休息时,还会对洞口进行伪装。
【相关】
被盗的十余件青铜器文物中,部分为国家三级文物
经审讯,这群团伙共盗窃了十余件青铜器文物,其中包括六样大件青铜陪葬品和四样小件。
据专家透露,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分一、二、三级。经省文物局鉴定,此案部分被盗文物属于战国时期器物,为国家三级文物。至于被盗文物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虽然这些文物离开了它陪伴的主人,但在人民警察的守护下,它们仍然留在了犀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