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艺术品造假历来有之,但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兴盛。因为现在文物造假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假文物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各大古玩市场,形成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
文物造假已遍布全国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古玩市场上几乎没有假货赝品,但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兴起来后,由于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屡创新高,假古董便开始流入古玩市场。不过当时的文物造假,基本上只集中在河南、陕西等文物大省,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
进入2000年后,随着收藏队伍不断壮大,以及各地古玩市场迅速繁荣,古玩造假就慢慢在全国“遍布开花”,造假的古玩门类无所不包,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造假基地。“以玉器为 例,目前仿制红山玉90%都来自辽宁;仿制良渚玉大部分产于江浙一带;仿制齐家文化玉器则主要集中于甘肃;战国、汉代玉器则是河南、安徽、徐州地区最盛。”成都市收藏家协会的周光平表示。
据周光平介绍,现在古玩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制造出来的假古董因为与真品相似度极高,就算行内的人小心翼翼,有时也会被“栩栩如生”的假文物骗过法眼。
造假从业者超10万人
国家级注册高级古玩鉴定评估师潘保清告诉记者,他几年前去过江西景德镇,发现当地的制陶企业达三四千家,到处都可以看到摆放着烧制的仿制瓷器,几乎各朝各代的仿制官窑都有。据当地人讲,景德镇隐居着全国做瓷器的民间高手,还可以接受高仿的高级定制。据说,目前在国内的各大古玩市场上,仿制的瓷器大都出自江西景德镇,而且不少仿制瓷器已经流入了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
记者发现,实际上江西景德镇并非个案,在文物出土大省,假文物和高仿文物已经悄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像河南、陕西等文物大省,就有着一批以高仿文物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据了解,除了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之外,古玩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销售假古玩的从业者。像几年前轰动全国的“石鲁遗作风波案”,牵扯出来的381幅作品全是赝品。据媒体披露,造假者为了让这381幅假画镀金成真,曾出版过画册、找过国内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题跋、找到媒体进行大量报道,甚至还在北京举办过“石鲁遗作研讨会”,要不是石鲁家人通过媒体发表“打假声明”,这381幅作品不知流向市场坑害了多少人。可见,如今古玩造假已经形成了仿制、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在国内已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