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实习记者 付远书
“文化系统官网瘫痪了?”近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网友“钢本刚”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刚退休,想查询参加当地的文化惠民活动,可在输入“攀枝花市文化局”这几个字眼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地文化系统的官网,随即向记者求助。
记者登录网络,通过关键词“攀枝花文广新局”,经过一番查询才找到相关信息。进入网站后,网友“钢本刚”想要查询的文化惠民内容完整呈现。
这样的情况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带着疑问,记者通过四川省文化厅官方网站,对全省21个市州文化系统网站逐一进行查询,发现大部分市级文化局官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文化系统官网有的貌似“瘫痪”,有的“改头换面”难寻踪迹。
经过详细走访调查,记者了解到,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事出有因”。由于市、县一级的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大多因合并而更换了域名,以“文广新局”的新名称出现,所以搜索“文化局”的话,就无法搜索到地方上最新的文化信息,但原有的文化局网站仍然存在,且呈现出来的信息大多停滞在2013年甚至更早,给人以“官网瘫痪”的假象。另外,如广安和宜宾等地,文化局网站已经成为了当地政府网站的一个频道,搜索起来相对比较费事。此外,如眉山等地,由于当地政府的指示一直无法明确施行,文化局的本身网站也就无法更新了。
作为四川省文化厅的直属单位,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为了更加适合时代潮流,采取了微博、微信等时尚的新媒体,基本放弃了官方网站的新闻更新。
各个文化单位信息窗口这一番更换,尽管对于文化系统本身的人员来说,并没有什么工作上的妨碍,但对一般渴求文化生活的市民而言,麻烦就大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希望在业余时间到本地文化场所参与文化活动,作为获取文化信息的手段,文化单位的网站就是他们最直接的一个窗口。
随后,记者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现,其中第三章《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第十五条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第十六条则标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记者点评
多走一步 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据了解,网站内容信息滞后和难以找到的情况,在全国文化系统比较普遍,群众通过官方网络获取文化信息也因此不那么便利。
各地文化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分子,作为繁荣文化事业的排头兵,有责任将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公布于众。文化信息的传播,也是文化惠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试想,文化场所建得再好,文化活动搞得再隆重,而很多民众无法及时获知相关信息,很难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文化惠民又从何谈起呢?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即使会用网络搜索,也不见得能准确搜出机构调整后的准确称呼。更换了域名,能否在原有网站上加个链接?是否可以通过媒体或文化阵地告知大众?尽管这只是目前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小问题,但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文化的普及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四川各地文化系统改版后的网站大都建设得非常好,内容也更新及时。如果能更多地从用户体验入手,将文化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把“最后一公里”走得更实一点,文化惠民就能更好地落到实处,而文化的力量也将凸显得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