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国斌
一尊皿方罍(音léi),牵动国人心。3月19日晚,从纽约传来皿方罍洽购成功的消息,令很多中国人兴奋不已。
4月1日凌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参与洽购的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艺术长沙”发起人谭国斌等一行人,风尘仆仆回到长沙。
4月1日、2日,尽管仍处于倒时差状态,谭国斌、熊传薪等洽购团成员和专家依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这是国内首次成功洽购青铜重器。”谈及皿方罍的洽购经过,谭国斌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青铜器研究专家熊传薪表示,皿方罍价值可与四羊方尊比肩。
谈判3天,多回合拉锯
3月16日,湖南的洽购团队一行8人,从长沙黄花机场出发。8人中,包括陈建明、谭国斌、熊传薪及企业家代表等。他们对于此行,心里可谓七上八下。
纽约时间3月17日上午,洽购团抵达纽约,直奔酒店放好行李,就立即前往佳士得拍卖行,开始了一次艰难的洽购。
谭国斌作为湖南资深收藏家,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拍卖会,与许多收藏界、拍卖界人士建立了友谊。此次洽购,他与陈建明及一位企业家代表,全程负责皿方罍的谈判、签约事宜。
去纽约前,湖南省博物馆致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女士的函意外泄露,外界均知晓湖南“仅筹措到两千万美元”。到佳士得后,洽购团队得知卖家开出的价格,与筹措到的钱相差悬殊。
价格是谈出来的。卖家全权委托佳士得,洽谈只能通过佳士得转达。大家深知,佳士得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谭国斌回忆:“在洽谈的过程中,我们向佳士得提出了四点:第一,所有中国人都希望皿方罍回到国内;第二,皿方罍在中国广受关注,希望佳士得勿因小利而失掉中国大陆的市场;第三,目前上拍的皿方罍毕竟是件残器,罍盖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在外流浪了几十年,希望佳士得成人之美;第四,洽购皿方罍,是用于公共收藏,回国后将捐赠给博物馆。”
洽购团队提出的这四点,得到了佳士得的认可。在积极与卖家沟通后,卖家在价格上有所让步,洽购团再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也稍稍加价。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回合之多,谭国斌都记不清了。
谈判气氛紧张,但也有效果,卖家的价格逐渐降低。谭国斌透露,到3月18日晚上,价格已经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为了以更低的价格成交,洽购团队继续与对方谈判。
纽约时间3月19日下午2时,在卖家作出巨大让步后,双方达成一致,当天下午正式签署协议,并先期付款300万美元。刷卡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张银行卡一次最多只能刷2000美元,另一张一次只能刷5000美元,最后总共刷了1200次才付清。最终的交易价格,由于签了保密协议,而未公布。
“3天时间里,我只睡了10个小时,特别是签完协议的那天晚上,高兴得一宿没睡,因为把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已经过去十来天,谭国斌仍然激动不已。
多方合作促宝罍归湘
关于皿方罍的身世,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22年被湖南桃源漆家河的一位农民发现,不久后便盖身分离,罍盖留在国内,1956年起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辗转流出国外,先后被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人收藏。2001年,皿方罍器身出现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以924.6万美元高价拍出,创下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多年前,谭国斌就在湖南省博物馆见过方罍盖,并听说了它的身世和故事。2013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秋拍时,皿方罍器身也来到香港,面对VIP藏家预展,谭国斌正好与之相逢,并得知将于2014年3月在纽约拍卖。“我是第一次见到皿方罍器身,看了之后,非常激动,觉得太精美了。”谭国斌坦言,当时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要让它回到湖南。他向魏蔚询问能否通过洽购的形式买下来,回答是“不可能”。
回到湖南,谭国斌立即把这一信息告诉了陈建明。然而,湖南省博物馆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洽购。谭国斌转而想,找企业出资把皿方罍买回湖南。今年春节后,有企业表达了出资的意愿,政府部门亦赞成企业购买。3月初,省委宣传部召集文物部门、博物馆、出资企业召开了一次协调会。会上,确定了两套洽购方案:先洽购,不成再拍卖。
后来,湖南省博物馆洽购的消息泄露后,国内收藏界普遍不看好洽购。上海的藏家刘益谦致电谭国斌,表示一旦洽购不成要拍卖,价格超出湖南的预期,他委托谭国斌举牌,一定要拍下来,以免皿方罍再次流落国外。
好在一番斗智斗勇后,得到了卖家的谅解,双方圆满达成协议。陈建明表示,这次洽购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是多个单位和部门及企业家、收藏家、热心人士通力合作的结果。
价值堪比四羊方尊
由于皿方罍器身铭文比罍盖少了“天全”二字,盖、身是否属同一器的质疑不绝于耳。湖南省博物馆在赴美洽购皿方罍之前,特地制作了罍盖的3D打印模型。
3月18日,洽购团队终于有机会试用“罍盖”。“盖上去后,天衣无缝。”谭国斌感叹,器身已经非常精美,把“罍盖”加上后,更加华丽、壮观、大气。
在现场,青铜器研究专家熊传薪亦被精美的皿方罍倾倒,认为其“价值堪比四羊方尊”。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首先,器型大气,体现出王者气势,是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其次,地纹、主纹、云纹三层纹饰,极其精美;再次,铸造工艺先进,如此大的重器,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堪称国宝。
仔细查看后,熊传薪在器身上发现了一些浅绿色的锈蚀。他认为,这是保养不当的问题,收藏者用手直接接触,手上的汗液留在器物上所致。同时,他表示,断定皿方罍盖、身是否同属一器,关键看器物的大小、颜色、胎的厚度以及纹饰风格是否一致。而据他的观察,皿方罍盖、身的这几点完全一致。
现年76岁的熊传薪,与皿方罍颇有渊源。上世纪90年代初,熊传薪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时为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去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作客,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件青铜器,只有器身而没有器盖。读了铭文后,他告诉新田栋一,湖南省博物馆有一件铭文差不多的青铜盖。1993年6月下旬,应新田栋一邀请,熊传薪与青铜器研究专家高至喜、陈建明前往日本,见到了该青铜器。细看,发现两者纹饰一样,铭文相近,尺寸也基本吻合,基本确定是同一件器物。
“当时新田栋一已经80多岁,仍然精神矍铄。”熊传薪回忆,原本希望新田栋一把器物捐赠出来,被他拒绝,反而提出以一个同时期的青铜盖外加50万美元,换湖南省博物馆的罍盖。双方互不相让,最终不了了之。
那是熊传薪第一次见到皿方罍器身,而再次相见,已是今年3月。熊传薪表示,此次洽购成功,可谓了却一桩夙愿。他也由衷感到,中国越来越强大,政府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在办理皿方罍的运输、保险(放心保)、入关等繁琐的手续。两三个月后,皿方罍将回到湖南,盖身合一,完整展示它的庄重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