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昨日清明节,济南市两家殡仪馆和全部经营性公墓的祭扫人数达到了13万。相比而言,记者发现,省城的很多名人墓却少有人问津。据几位守园人介绍,“除了名人的后代以外很少有市民来这里祭奠,来的也大都是抱着游玩的心态。而个别名人墓甚至有被人为损坏的地方。”守园人和专家表示,名人墓是文化积淀,应以敬重的心情来祭拜,而不是抱着玩儿的心情来游逛。 记者 王晓迪 刘建宇
【张养浩墓】
公园热闹墓园冷清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张养浩墓,该墓园坐落在柳云社区的一个公园里。上午11点,记者从南门进入公园,看到十几位市民正带着孩子散步。公园中段的收费池塘旁,还有市民在垂钓。张养浩墓在公园内多植松柏的西北角,其东侧有儿童游乐设施,不少市民也会带孩子经过此地,但鲜有人在墓前驻足。直到中午12点记者离开前,只有两位经过此处的市民驻足观看墓碑内容,但没有一位是专程前来祭扫的。
墓区最前方是两只石狮,一左一右,一胖一瘦。石狮身后是一间四柱三间的石牌坊,上书“张文忠公之墓”六个大字。穿过牌坊,东西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刻,西侧石碑下有高出地面半米多高的驮碑龟。两碑文字均已模糊不清,东侧石碑依稀可辨“元御史中丞赠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张公墓”字样。往北走到最里面就是张养浩墓冢。墓冢封土高1.9米,四周砌有青砖,墓前有石供桌、石香炉。
【闵子骞墓】
游客随手采摘、乱丢垃圾
昨日记者还来到位于济南百花公园西邻的闵子骞墓。走进墓区,迎面是一处新建的仿古庙堂,庙堂东侧是一个走廊,走廊内挂有二十四孝经。绕过庙堂,园内北侧有一座突起的坟墓。该坟墓高约3米,封土直径约5米,呈圆形,四周有多尊石像,立着一块刻有“闵子骞墓”字样的石碑,一侧还有一块石碑,一面是祭文另一面为功德榜。
据这里的守园人介绍,除了闵子骞的后代清明和春节的时候来祭奠以外,这里一般很冷清,即便有人来也是因为好奇想知道里面都有啥。昨日下午记者在园内发现,来此的游客多数不知道这里是何地,进园后才知道这里是闵子骞墓。记者在园内的角落里发现有零食塑料袋等垃圾。据守园人介绍,来这里的游客有的时候会乱丢垃圾。记者看到,园内一位游客欲采摘园内的植物,随后被守园人制止。
管理员说
没见有人专门给大墓祭扫
张养浩墓197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记者在张养浩墓看到,石狮、石碑等物品不仅风化严重,更是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在墓冢西侧的祭文碑上,有约9个汉字被人为破坏,其中5个明显被凿。东侧的祭文碑损毁的更为严重,接连三四个汉字被凿。
在张养浩墓东侧十几米外,公园娱乐经营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上级检查,平时基本没人特意来看张养浩的墓。“他的墓边上有些小墓碑,那是张养浩后代子孙们的墓,逢过年清明有人来扫墓时会顺便给张养浩祭扫一下,再就没人会来祭奠了。”“这个地方太偏了,哪会有人专门来看这个墓?”在公园内健身的市民说,公园平时人不少,如果有人随手用石块或记号笔刻画石碑,也不会有人注意到。据了解,为了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年上半年,济南市将给全市范围内的地上重要文物全部安装监控设备。
守园人说
我也不想像防贼一样防游客
记者看到闵子骞墓前有几束鲜花,守园人介绍,“今天早上就有闵子骞的后代来祭扫,其实每年的清明和春节时候都有后代来祭奠,也会带来很多祭品。其实他们来这里我不担心,毕竟是闵子骞的后代不会对墓碑和园内的其他建筑进行破坏。”
但是只要有游客来参观,守园人就非常紧张,“平时来这儿的人很少,所以只要进园我就经常跟在人家后面,一是为了给人家介绍一下,另外也是为了避免不文明的行为。有的游客觉得有人给讲解挺好,但有的游客觉得这样很不自在。其实对于我来说,守好园就是我的职责,我也不想像防贼一样的防着游客。”“其实看到来的人多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有更多人能直观地感受到孝道文化,可这毕竟不是普通景区,这里是先人安息的地方,所以入园的游客如果能怀着敬重的心情也许更好。”守园人说。
市民声音
墓园应宣传好名人事迹
记者在园内发现,很多游人了解闵子骞后纷纷询问这里是否出售二十四孝经,但是守园人表示,目前园内并没有出售二十四孝经。除此之外,园内的对闵子骞的介绍也不是太多,因此很多市民建议,既然是闵子骞墓,就应该多宣传一些名人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闵子骞。
专家看法
通过文明祭奠促进文物保护
“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墓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对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构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相关学者认为,当市民拜谒名人墓时,他所拜谒的不仅是冰冷的墓碑,还有名人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拜访名人墓肯定和去景区旅游不一样,不是带着游玩的心态,而应以崇敬的心情来祭拜。”对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在将名人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更应着力增加游人对其事迹和精神文化的了解,通过文明祭奠促进文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