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为艺术品市场迅速壮大提供了有利契机,但与此同时,假货也成为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一大“毒瘤”,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科技化、程序化的假货产业链条,严重抑制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日前,中国版权协会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以下简称“鉴证备案中心”)成立。该中心以艺术品特征信息备案为基础,为艺术品建立“身份证”的全新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为服务艺术家、收藏者、投资者,进而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生态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更多可能。
市场亟待规范
艺术品市场上以假乱真、鱼龙混杂的现象近几年已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一些地方已形成了规模化、科技化的假货产业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版权协会顾问苏士澍指出,在我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造假不仅遏制了艺术家的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极大伤害了藏家和投资者的利益,严重遏制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认为,艺术品真假难辨问题的源头在于艺术品流传的无序,“通过后期手段锁定艺术品,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管,让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如何从作品源头抓起,从存真抓起,改变单一依靠专家权威鉴定的思维,建立科学的鉴别方法,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建立全社会参与的艺术品诚信体系,成为国家版权局在艺术品去伪存真方面的关注重点。
有利去伪存真
“只有在"身份证"体系基础上,构建艺术品保真数据库,才能做到先存真再去伪,为规范艺术品市场秩序提供保证。”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主任,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秩松介绍,鉴证备案中心将组织全国合格的艺术品服务机构,推出以艺术品特征信息备案为基础的艺术品“身份证”服务体系,并结合艺术家亲自认证或权威机构鉴定意见的艺术品保真数据库体系,面向全社会公开提供艺术品身份数据和保真数据查询服务。
鉴证备案中心的“身份证”服务,是通过提取艺术品的DNA信息并进行备案,例如对特征点做局部40倍的放大照,对显微图片进行存档,使之成为艺术品唯一的身份证,以确保“此物是此物、此物非彼物”的鉴别。
殷秩松说,除“身份锁定服务”外,还辅以对艺术家或者见证机构的保真鉴证进行备案服务,“一旦形成了保真数据库,对去伪存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打造一个保真市场”。
此外,鉴证备案中心提供的鉴证备案服务具有“普遍服务、费用低廉、全国通用、数据公开”的特点,也是其和现存一些市场机构单独提供的“身份证”服务具有很大的不同、更具权威性的原因。
据了解,该中心首批成员机构包括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等8家机构。
作者: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