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路滑,注意点。”7月30日凌晨4时,北京市延庆县,年过半百的张国山匆匆起床准备上工,看到湿漉漉的地面,老张的老伴不免有点担心,“伏天怕中暑,雨天怕淋湿。接到他报平安的电话,这一天才踏实。”在老伴印象里,张国山上次参与长城的修缮工作还是5年前,而且工期短、任务轻。这次则不同,工程要延续大半年。
延庆县文物保护部门在对辖区内的长城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八达岭镇境内73楼至76楼段的古长城历经数百年自然风化,墙体多处出现坍塌、开裂。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通过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对申报方案的两级审核后,今年,100多位像老张一样的工人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修补加固工作。
30多头骡子,每天驮着近300斤的古墙砖和架子管走3000多米的崎岖山路至施工地段,一天要三个来回。“不敢再多装,脚下踩的全是沙石,路也是‘S’形的,从山脚到山顶得花一个多小时,怕出危险。”老张说。最开始,他穿布鞋上山,可很快就磨破鞋底,干脆换成了胶底鞋。
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王洋虽然是个“80后”,但他在古建筑修复方面已经很有经验。他介绍,这次坍塌的长城是不对外开放的明代古长城,地处人迹罕至的深山区,降雨渗透到砖石缝隙里,冬天结冰后膨胀,造成墙体开裂、塌方。加之长城所处的位置大多在山顶、山峰、山脊等位置,常年风力较大,所以风蚀作用也是破坏原因之一。此次修复的4段长城全长1700米,最严重的是75楼至76楼段,只剩下地基,原来的石条大多滚落到山腰,埋在土里,变成碎石。由于近年来自然环境持续恶化,沙尘暴刮来的沙土甚至将一些地段的地基掩埋。
“另一个原因是人为因素。比如距离村落较近的墙段,就剩一些墙基,原来包裹在外面的石条、墙砖,被当地百姓搬回家修建房屋、盖猪圈。1982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后,人为破坏就几乎没有了。”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于海宽说,“长城要坍塌到什么程度才开始修缮,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但每年对长城的健康体检,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部门的常规工作。”
对施工人员来说,修长城还是个技术活儿。“修长城不是盖房子,房子方方正正,地基正了,线抻直了,照图纸盖就行。可长城弯弯曲曲,本身是有弧度的,这就要看师傅的手艺了,需要随山就势,尽量恢复历史原貌。”老张介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工作人员首先要将原来散落的石条和墙砖整理出来,用于修缮。对于缺失的部分,则需跟一些古建厂家专门定制,按照原来长城墙砖的标准和尺寸生产。在这期间,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负责设计工作,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则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目前延庆县域内的长城绵延179公里,除八达岭长城这样用于旅游开发的城墙段修缮完好外,几乎所有不对外开放的长城段都亟须修缮,而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资金。修缮用的石条、墙砖、白石灰等原材料都需从外地采购,在人力达不到的范围内,使用机器的成本同样昂贵。比如延庆县大庄科乡的一段长城,如果使用龙门吊等机械设备,加上铺设简易轨道运送原材料等的费用,修缮一米就需要大约1万元。“延庆境内的长城目前修了三分之一,主要是针对坍塌比较严重,并有可能会继续坍塌的城墙段进行抢救性修复,资金基本上依赖北京市文物局拨款,海拔较高、无人居住、道路简陋等因素使人工、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于海宽说。
早在多年前,延庆县便制定了《长城保护规划》,把长城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旨在通过对长城的修缮,还原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轮廓,使长城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长城周边的很多村镇自愿成立了长城保护志愿者组织,通过发动群众力量,实时了解长城各段的情况。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成立了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每年有8.5亿元用于支持区县所属文物保护项目,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城修缮的资金缺口。
“希望经过我们修缮后的长城能经历更多风雨,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张国山说。记者 李 雪 通讯员 韩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