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黄丹彤
记者昨天独家获悉:广州陈家祠文物保护专家经过近6年实验开发,成功试验了对屋顶辘筒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开发,利用该办法对屋顶辘筒保养维护的效果可以长达30年以上。由此,将采用该办法对陈家祠大部分屋顶进行保养维护。维修工程将于下周一(8月18日)全面启动,今年底全面竣工,明年起陈家祠将用两年时间对陈家祠屋顶灰塑进行全面保养维护。保养维护期间陈家祠将正常对外开放。
辘筒保护有了新技术
据介绍,广州陈家祠将对正门屋顶进行分段围蔽维护,这是120岁陈家祠自1982年来首次修复开放30多年来首度屋顶维护,陈家祠屋顶所有灰塑也将于明年开始用两年时间进行全面保养维护。本次保养涉及屋顶总面积3500平方米,总投资60多万元,工程将在今年内完成,其间陈家祠内部将对游客正常开放。
据悉,岭南祠堂建筑保护最大难题是防止屋顶辘筒材料风化脱落。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长期负责陈家祠文物保护的文物专家李继光经过近6年试验,成功通过纸筋砂灰技术实现对屋顶的辘筒保护,这种技术能对岭南祠堂建筑屋顶辘筒进行有效保护,保持屋顶自然排水畅通,延长屋顶保养周期。
而本次对陈家祠屋顶辘筒的保养维护,将全面采用这种纸筋砂灰材料和技术。
屋顶维护周期延至30年
记者看到,在陈家祠建筑屋顶有几十平方米通过这种办法修补的辘筒,周边屋顶排水道干净无沙,这就是李继光2009年开始利用这种独特材料试验的现场。
“过去一出现屋顶辘筒落沙堆积在屋顶排水沟,容易引起屋面渗漏,使祠堂梁柱潮湿腐烂和滋生白蚁,引起对古建筑的破坏。同时,过去动辄五六年频频搭架对屋顶维修,不利于对砖瓦的保护。”李继光说,纸筋砂灰技术可以将辘筒表面维护周期延长到30年以上。
将对屋顶灰塑修补上色
据悉,上次对灰塑的全面保养维护是在2008年。记者看到,历经6年的风吹雨打和周边汽车废气的污染,陈家祠屋顶最值一看的灰塑画幅,图案上的表情已模糊不清。李继光介绍,基于文物保护“四保存”的原则,只能沿用传统办法,每五六年对灰塑修补上色一次。
据介绍,陈家祠灰塑的总面积是2400平方米。明年将首先完成对首进的门面建筑屋顶面积约1194平方米的灰塑进行保养维护,其中还包括屋顶的12只灰塑狮子。整个工程投资逾百万元。
屋顶辘筒
纸筋砂灰技术
黏合效果好、不会起裂缝
纸筋砂灰技术是指用白灰纸筋、细砂、糯米红糖等混合发酵后制成一种砂浆材料,先用该砂浆修补裂缝,然后在原辘筒涂抹3~5mm厚的纸筋砂灰,再涂乌烟。
据介绍,纸筋是以玉扣纸用水浸泡而成的纸浆材料,而乌烟等同于锅底的黑灰。由于这种合成材料粘贴力强,屋顶的灰沙就再也不易分离,所以尽管已经试验长达6年了,整个屋顶排水沟上再无沙泥堆积,屋顶排水自然畅通。这种技术能对屋顶辘筒进行有效保护。
屋顶灰塑
记者了解到,传统灰塑上色采用的是矿物质染料。由于价格昂贵而且原料奇缺,从1982年陈家祠第一次大维修开始,就改用化学染料上色。
修复步骤是先修补灰塑面上的破损再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