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修兵 翟 群
雄伟壮观的大殿,强大的科研考古团队,高端而丰富的展览,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文物库房……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近来以创新积极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对于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南京博物院有何进一步打算,近日,本报记者对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进行了专访。
问: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期间,南京博物馆首次向观众开放了文物库房,这在国内博物馆属首家。今后在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和措施?
答: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把今年的全国主会场设在南京博物院。南博结合活动主题举办了专题展览、公众活动和学术会议等,多角度、多侧面诠释活动主题。“文物库房公众开放日”活动是主会场活动的一大亮点。5月17日,南京博物院文物库房首次向公众开放。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网上预约产生的100名观众代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5批进入文物库房,参观了文物扫描室、消毒室、摄影室、修复室以及金属库房和书画库房。将近一个小时的参观,让观众对文物库房工作流程、文物保管环境和管理系统等有了大致了解,这是帮助公众解读展陈文物背后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社会反响强烈。
2013年11月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包括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等3个常规的历史艺术类展馆,和民国馆、非遗馆和数字馆等3个互动性更强的非传统展馆。在“一院六馆”中,观众不仅看到20多个展览,而且置身在一个由众多不同主题文化空间组成的文化休闲场所,那里有高雅的艺术殿堂,有人们过去的生活,有动态展示的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数字技术中的历史文化视野,有对传统技术与艺术的研究探索,有专注于博物馆传统演出和观赏老电影的闲暇时光,有博物馆商店创意休憩购物餐饮的乐趣,有参与活动并让自己成为博物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快乐,还有良好文化环境和文化服务下的美好心情,这些都是吸引不同公众走进南博的新的尝试,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
问:作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重点博物馆和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在带动区域博物馆协同发展方面负有更多的责任,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做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答: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江苏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南京博物院为龙头,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特色、鼓励私人博物馆发展的整体格局。南京博物院作为省内龙头馆,首先应该是“中国的、江苏的、南京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展馆里,江苏以外中国各地域的文物占30%,江苏的文物占50%,南京的文物占20%,全面展示江苏地域文明。南京博物院下设的6个研究所长期以来为江苏各地方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整合江苏省内文物资源,打造江苏特色的文化精品,2012年,南京博物院牵头省内13家地市博物馆成立了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和江苏省陈列展览联盟,并在南京博物院成立了全国性的陈列艺术实践基地,为省内同行提供咨询、培训、策划、设计等服务,在推动江苏文化事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挂靠南京博物院的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为省内同仁开展学术互动和业务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今后,南京博物院还将在地方博物馆发展的阶段性、独特性、创造性上多做考虑,打造更具江苏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群体。
问: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是衡量一个博物馆的重要标准之一,南京博物院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方面有哪些经验?
答: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前身)在建院伊始,便确立了“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建院宗旨。科学研究是带动南京博物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文物南迁时期,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同仁在运输、看护、保管文物之外,仍然坚持考古调查发掘、民俗学调查研究、古建筑研究等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四川彭山崖墓、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山东日照量程镇龙山文化城址、甘肃宁定阳洼湾齐家墓地的考古发掘;以凌纯声为团长的川康民族考察团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历史遗迹、民族服饰、手工业、语言和象形文字、动植物的调查,并征集了大量的民族文物。在此期间,整理编写并先后出版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概况》、《远东石器浅说》、《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博物馆》、《麽些标音文字字典》、《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等。前人的努力使得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文物具有品类多、综合性强的特点,这也成为我们做“一院六馆”的基本资源。
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的建设离不开6个研究所的学术支撑。在江苏,所有跟遗产保护有关的省级部门几乎全部集中在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古建研究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都是我们的一个部门,我们还有陈列艺术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这6个研究所正好给予6个馆学术支撑,我们把研究成果变成展览,然后服务社会。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大遗址保护中心,一个文物保护基地,一个《东南文化》编辑部,形成“一院六馆六所”架构,建设一个展览特色强、科研能力强、文化氛围强、服务功能强的综合性强的博物馆。
问:近一两年来,让文物“活”起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南京博物院在“活化”馆藏资源、更好服务社会方面有哪些做法?
答:在这里,我以南京博物院今年举办的几个临时展览为例,谈谈南博在整合馆藏资源,转变办展思维,让展柜和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的一些有益尝试。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南京博物院举办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主题展。我们在展厅正中间做了一个装置,希望通过这个装置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的库房。超常规的柜架上,同一类别的文物密集地摆放在柜架的外侧面,内侧十字形通道则重复堆砌我们南迁文物的箱子。此刻,这些箱子也成了文物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故宫文物南迁、西迁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文化抗战精神。这种将整体装置引入展览的方式是一个探索与尝试,我们想传达:博物馆的藏品原来是可以这样展示的,不去解释个体文物的信息,而是通过重复堆砌,形成一个整体装置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在展厅四角,我们还按照不同的藏品功能,通过多种场景化的文物组合,让人们感受博物馆藏品中所蕴含的关于生活、艺术、传统、交流以及过去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主要想表达的是,以藏品为中心的文物库房内的藏品,可以演绎出不同的社会状态,并让公众在展厅中得以认识和理解。
“芳菲流年——中国百年旗袍展”除了在艺术馆设专厅展示旗袍,我们还将旗袍展放在“民国馆”中,情景交融,为观众讲述百年来旗袍文化与款式的流传变化。配合展览还举办了旗袍秀,即旗袍的专场演出与现场秀,开发了文创产品,举办了盘扣制作等活动,力求展现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我们还做了一个用现代眼光观照传统生活方式的展览,即“在此——中国生活艺术展”,通过对空间气氛的营造,让观众体会传统文化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形式是当代生活艺术,但内容是传统生活方式——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
问:您希望南京博物院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
答:希望将其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综合领先,作为艺术殿堂与文化休闲场所都深受喜爱的博物馆,做一个让公众逗留半天以上的博物馆。在科学研究方面充分发挥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和古代建筑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和优势,为文化遗产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上乘”的目标,使南京博物院拥有高标准管理模式、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文物收藏、高品位陈列展示、高水准社会服务,成为彰显江苏文化强省的标志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