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亦筑)北斗卫星系统、蛇形机器人、无人机……野外文物保护和考古有了高科技装备。记者从市科委获悉,由中国电科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样车近日已完成,预计今年3月将投入实际应用。
据介绍,该项目是工信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的2013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的四个重点课题之一,总投资达11057万元。
“样车长约11米,其中长约8米的车身舱体是为文物保护量身打造的。”该公司系统工程部李勇建称,移动实验平台包括基础平台和文物发掘保护任务两大系统,整合集成了现代通信、智能机器人、遥测遥感、分析检测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其中,文物发掘保护任务系统则是完成考古发掘前的预探测和出土文物的预处理等具体任务,蛇形机器人和无人机都是预探测的“干将”。
“首台样车将交付给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使用。重庆三峡博物馆、成都博物院等十余家单位也与我们签订了采购意向合同。”他透露,这将是国内首个投入产业化的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将极大地提升我国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