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与少数民族考古表现亮眼
早报讯
昨日下午,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鲜出炉。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从这次入围项目看,边疆地区考古和古代少数民族考古发现相当突出。从时代上看,入围项目分布较均衡,史前、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时期所占比大体相当。从类型来看,一改去年以大型墓葬为主的局面,建筑类遗存比例明显提高。以下是关于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名单与简介。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
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是广东省首次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也是广东目前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遗址中发现了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头时期、早商二里岗期、两周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之长、文化序列之连续完整,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为罕见。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墓地为一处春秋早期曾国国君墓地,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文峰塔曾国墓地、擂鼓墩曾国墓群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为研究曾国历史与周代封国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漆木、玉石、金等各类质地文物近1000件(套),M1出土文物达700余件(套)。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墓地分为西区、东区,清理墓葬25座,共出土陶、铜、石、木器等290余件。大波那墓地是滇西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规模和分布范围最大、规格最高的一个墓地。本次考古发现填补了洱海区域战国、秦汉这一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
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式丰富的青瓷产品,胎体细腻致密,青绿色釉莹润饱满,工艺成熟。揭露了包括窑炉、灰坑、灰沟等在内的丰富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高质量成熟青瓷器。其中揭露出3条保存较为完整的龙窑,代表了东汉至三国西晋时期的装烧工艺的完整发展过程。
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
和曲踏墓地
这片区域是西喜马拉雅山商道上的重要节点,出土的许多器物如铜镜、木柄铁刀、木梳等在南疆地区、印度河流域都有发现,反映了当时的交流盛况。故如甲木墓地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是阿里地区所见的最大规模的墓葬群。
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发掘了5座北魏时期和1座辽代的墓葬(M4)。出土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等文物。该墓群是目前在国内发现的纬度最北的北魏墓群。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规格较高,应是一处北魏时期的家族性贵族墓地。
河南隋代回洛仓
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明确了两处仓城遗址的范围和城墙、城壕、仓窖等总体布局,清理涉及除管理区外的其他所有遗迹类型。为全面揭示我国古代官仓的概貌和储粮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资料。
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考古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及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为开展辽代冶铁技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材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
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近两年清理播州杨氏土司墓葬3座,除M1(杨烈墓)外,M2(杨铿墓)和M3(杨价墓)均系新发现,尤其M3是已发掘的唯一未经盗扰的杨氏墓葬,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金银器及相关随葬品,是贵州土司考古继海龙屯遗址之后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