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家和
近日,一个特殊的展览《回家的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特展》,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的机场美术馆与部分机场公共区域内举办。展览聚集了40多位“海归”艺术家,呈现了他们用多种材质和样式创作的艺术品,使浦东机场这个功能性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其文化意义,让大家重新思考机场等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公共艺术在重建中国当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浦东机场:
首家“机场美术馆”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的4月1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就隆重启动了被命名为人文环境艺术项目的公共艺术项目:“归去来兮——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该项目首批就有31位艺术家的近200幅作品亮相浦东机场,覆盖T2航站楼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国际出发层、国际达到层以及三纵三横连廊通道等四个区域,使浦东机场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机场美术馆”。这些区域在功能上正如系列展览策划人为展览所起的名字:“归去来兮”。项目一方面强化了这些区域的空间环境的功能性设计,通过研究空间的物理特征和功能特点,梳理出在其中活动的人的密度与流向,把标识导向、空间形态与动态、空间照明、景观绿化以及艺术品陈列等各种视觉要素看做是一个个音响、音色不同的乐器,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的交响乐。
其中,视觉效果特别具有冲击力的是两组作品:在所有国内出发旅客的必经之路国内出发的安检口,项目呈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院院长朱乐耕教授为浦东国际机场度身定制的大型陶瓷装置作品《惠风和畅》,这个长60米、高6米的装置用整齐排列的矩形青花瓷片,使观众如同面对静谧的湖水泛起的层层涟漪,而随着他们的移动,弯曲的青花瓷或像水浪、或似云层,移步换景。整个作品寓意着:“我们是蓝天,我们是白云,乘着惠风,我们来了,我们在这里相遇,我们在这里相知,我们在这里相爱!”而在国家门户的重要区域——国际到达边检区,艺术家仇德树的《裂变山水》和林加冰的《山水间》,都以超大的4米高3米宽的尺幅,来突出“现代中国印象”:仇德树的作品是用纸本做的山水图,用中国画的材料做出西画的效果;而林加冰的作品则正好相反,用西方油画的材料来画具有中国特点的写意山水。两个艺术家的作品在进入国门的要道汇合,来表达一种殊途同归、天下大同的寓意和期盼。
中山公园计划:
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
时隔两年,《回家的路》特展把公众和媒体的视线再次聚焦到浦东机场。这个特展由第九届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邱志杰、策展人沈其斌、“中山公园计划”特邀策展人肖戈(肖歌)三人联合策划。三位对特展选择在浦东机场举办有各自的理由。在沈其斌看来,机场作为离散聚合、起起落落的现代驿站,构筑起一种纵横交错的社会生态链,正是这独特的生态链才蕴含无尽的遐想空间和场域文化。他指出,当代社会高度的物质化、功利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迁徙变化,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突显和矛盾深重,社会群体出现迷茫困惑、精神缺失。作为年人流量几千万的国际航空港浦东机场,人们在这里欢聚、离散、送别、迎往;乡愁、故土、远方、梦想;起始、归来、途中、驿站;欢喜、忧伤、寻觅、希望……他强调,展览无疑体现了浦东机场作为世界级航空港的宽阔胸怀和前瞻眼光,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引领未来国际化公共文化艺术展示的新方向。
而邱志杰则表示,这个展览属于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的特别项目“明园·中山公园计划”的重点展览之一。这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重新发电”,以精神能量的再生为核心,再一次鲜明地提出寻求当代艺术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建构能力,以及搭建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的议题。浦东机场年均客流量4千万人次,加上接送客人群,年均使用者达到8千万人次以上,是国内外旅行者特别是国际访问者进出上海的主要门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艺术空间之一。而浦东国际机场的管理团队很早就启动了公共艺术计划,以世博会为契机率先采用和专业团队合作的策展模式,在机场各类公共空间中植入艺术轮展模式,已经成功地把自身打造成有一座“机场美术馆”,这不仅是对机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对于中国公共艺术概念的巨大创新。
对于肖戈而言,浦东机场更有特别之处,她说“记得1995年的深秋,我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国际出发通道口与父母依依惜别,一步三回头,泪眼迷惘地踏上了出国留学的旅程,一走便是14年。期间也经常回国看看,浦东国际机场正是我每次回家的必经之路。机缘是种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又再次来到这里,却是作为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山公园计划’的特邀策展人。”
出发与回归:
聚焦“海归艺术家”
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国内与国际、本土和全球交接点,既是一个国际出发与回归的物理空间,也是精神上出发与回归的心理空间;而其管理团队的文化自觉则将这个功能性的公共空间作为连接文化、艺术与公众审美趣味之间的纽带,这些都吸引了策展人团队。邱志杰表示,展览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归艺术家群展,以一种全新的诠释方式来呈现海归艺术家的群体现象,深入探讨处于全球化信息爆炸时代有关文化寻根的话题。
他认为,一百多年来“海归”们一直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又有一批艺术家出国学习,其中一部分长期定居海外,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海外兵团”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有条件远渡重洋求学,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们开始频繁回国,形成了一股新的“海归”热潮。选择“回家的路”作为此次海归艺术家群展的主题,正是基于以下的思考:艺术家出国学习,通过接触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历史观,思想被改变、被丰富。同时,海归艺术家们似乎面临着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的危机。他们在心理上会感到纠结,矛盾,并不断追问:我的精神家园在哪儿?属于自己的方向、可能性是什么?回家的路在哪儿?继续走出去?还是走回来?可又回到哪里去?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但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的不自信,是因为当代艺术与这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间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有被捅破,这就需要我们来打通一条“回家的路”。
资料链接:
《回家的路》特展参展艺术家:安晓彤、曹萍、丁力、房奇、管怀宾、高洁、高岩、郭颢、何昊远、黄含康、计洲、李迪、李芳、李青彬、刘广云、刘文涛、刘辛夷、刘真辰、林玉燕、马翀、彭小佳、沙子鉴、沈少民、沈怡、孙寅杰、陶轶、王成良、王度、王戈、王水泊、王玉、吴沁沁、奚建军、肖鲁、应海明、杨劲松、杨千、叶甫纳、张春红、张春勃、张洁白、张骐凯、张战地以及定居上海的德国艺术家柯罗夫(Rolf A. Klu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