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报道
黑龙江黑河,一个位于我国版图最北端的边陲小城,有一些上海人却对它毕生难忘——天寒地冻、战天斗地、青春无悔……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全国1700多万城市青年参与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黑河地处边疆,当年共接收了23万来自京、津、沪、哈、浙等多地的知识青年。为了那段不该忘却的记忆,黑河建起全国首座,也是最大的以知青为主题的博物馆。
今天上午,黑河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上海首展《与共和国同命运》在上海图书馆展览厅举行。整整一代人用火热青春书写的壮丽史诗如此近距离地再度浮现。照片中的他们,眼神清澈,笑容坚定,如今虽已步入花甲,却永远有着一个年轻的标签——知识青年。
本次展览以真人真事还原历史。一边听讲解员讲当年的故事,一边看文字、照片、绘画、实物,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怀念与反思。陪同父亲前来观展的33岁的徐先生说,父辈无悔、无怨、爱与痛交织的复杂情感,值得慢慢回味。
本次上海首展由黑龙江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知青博物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展览共分共赴广阔天地、谱写闪光青春、浴火凤凰、改革开放的中坚、终生不了情五部分。将在上海图书馆展览部二楼展厅免费对外展出一周,今天下午1:00至下午5:00,4月3日至4月7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最后一天15:00结束),期间,每天下午将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报告会。
“酸甜苦辣”让参观者红了眼眶
“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走着创业路,不怕万重难。吃苦为人民,乐在苦中间!”
走进上海图书馆二楼展厅,高大版墙上的黑白老照片首先映入视线。据讲解员介绍,当时的北大荒,冰天雪地,沼泽密布,无人之处更是野兽成群。在那幅硕大的“告别大上海”照片中,十六七岁的主人公们无一例外都笑得灿烂,仿佛无所畏惧,全身有使不完的劲。从1963年到1976年,大批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用他们艰辛的劳动,将这块黑土地开垦成了 “中华大粮仓”。
“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走着创业路,不怕万重难。吃苦为人民,乐在苦中间!”这首当年的打油诗是知青们的生活写照。其中一个场景讲述的是:过年时,老连长请知青到家里吃饭,三大碗饺子被知青风卷残云,吃个精光。等他跳下炕想到外屋盛点饺子汤时,眼前的情景令他目瞪口呆:两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蹲在炉台旁,围着一碗黑乎乎的雪里蕻咸菜啃窝头,每个人面前有半碗漂着油花的饺子汤……
在知青纪念馆里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和感人场面,来看展览的人,有的不知不觉红了眼眶;有的看到当年的简陋以及在黑龙江里洗澡的窘状,还相互开起玩笑 “小同志不必讲解了,我们都是当年的老知青,没有比我们更清楚了。”一位阿姨笑呵呵地指着照片: “看,这是我们当时的插兄,好年轻英俊啊!”
这位热情爽朗的阿姨告诉记者,她早已退休,以前在逊克农场下乡。 “亲切!展厅中每一件实物,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简介,都很熟悉。”阿姨说,回到上海后,从未对子女说过当知青的苦,因为,已经过去了。现在仿佛又回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年代。
这片黑土地里走出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更多的是无私奉献的平凡人。照片中的主人公,如图片中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的上海女知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十团的陆红珠,大学毕业又回到原来的生产队,为研究大豆嫁接技术夜以继日在北大荒的豆地里观察记录,成为劳动模范。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十六团的陆高声, 1969年5月自己要求下乡, 1974年被推荐上大学,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但他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写下“边疆也是大学”的文章,继续留在边疆。还有徐桔桔,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上海女知青,在经历了下乡、务农、返城、创业、退休之后,履新职——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镇山河村党支部书记。自筹60万元,办了 “边疆山河种植合作社”,决心带领村民探索并开辟一条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终生不了情”讲述知青爱情故事
青春的足迹,从年少到白头,人生最美好的日子的一个轮回。展览中时常出现“情债”两字,这“情债”留在了知青的心里。
“有一次在上海看电视新闻,说知青刘行军,以前在黑龙江德都县插队当‘赤脚医生’。赶马车的老王头的闺女王亚文那年17岁,日子一长,两人有感情了,一吻定情。 1977年,刘行军上大学。三年后,刘写信说分手。王亚文大病一场。她去了照相馆,穿了婚纱,用‘上海站’作背景,拍了一张照片,常伴身边。
当刘行军国外离婚回到上海,已经是他离开王亚文18年了。听说王亚文还等着自己,他去东北,走进老王头家,号啕痛哭,接王亚文到上海。1994年,两人终于结婚。 ”
黑河知青馆的馆长刘树新说,正是这个故事,让他对知青的历史关注起来,并产生筹建一个博物馆的初衷。记者看到,在“终生不了情”部分,反映知青感情的故事不少。有一幅画是一对青年和一个鸽子:女青年病了,男青年为她杀了心爱的一对鸽子炖了。他送给女朋友,刚吃了几口,上工的钟声响了,他赶紧把锅盖上,藏在炕洞里。晚上收工后,两人躲在屋里又偷偷吃起来。半夜里女青年肚子痛,被送到场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男青年哭喊着:“是我害了她啊!我一口肉没吃,全放到她的碗里了……”
另一幅画没有解说词,但让人看了不觉心酸。一个是女知青,另一个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好像要结婚了,女知青忧郁的眼神,让人看了很是沉重,久久不能忘怀。
金训华母亲捐出儿子唯一遗物
金训华在这片土地上可谓无人不知。其他长眠的英魂还有很多,哈青农场的金雪和(音),大木垛倒下来了,自己冲上去;虎林(兵团)35团,山林救火牺牲的14名知青。
本次上海首展面积1100平方米。据介绍,黑河知青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3000件、史料5000余册,大部分为知青捐赠。本次拿到上海的300余件作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金训华、张勇,这些名字当年的人都不会陌生。他们是知青中的英烈,永远把生命和热血留在了北大荒。
黑河知青馆的馆长刘树新说,为展现知青典型,各地推荐3000多个名单,筛选了532个。专家在编写“布展大纲”时也有不同意见。像金训华,洪水中打捞电线杆牺牲的,有人说这不符合现在“以人为本”的精神。
“我经过了解,金训华下水打捞电杆有前提的,他来黑龙江前,5次横渡黄浦江,水性很好。当时双河大队没通电,不仅黑灯瞎火生活不便,发展生产也受阻。知青去县政府,提通电要求,县里说没钱。一次次去找,最后说提供电线,电杆自己解决。知青们就上山伐木,正是夏天啊,蚊叮虫咬。一根一根抬下来,没有经验啊,374根原木,全堆在河边。山洪来了,原木冲走了。不少知青会游泳,下水打捞吧。但木头还是冲远了,冲到了一个渡口。这是个无人渡口,靠一根钢缆拖一条船,两岸拽。洪水来了,船没了,钢缆还在。原木冲过去,钢缆一会儿被原木绷得很紧,一会儿又弹回来。弹回来时,正抽在金训华腹部,当时他身子就开裂了。好多天后,才在下游找到金训华,浑身烂得直掉肉,知青们用油布包裹上来的。 ”刘树新说。
“希望走进知青博物馆的人,能再想起在这片土地上长眠的英雄。 ”这是刘树新的期望。为此,刘树新做了不少事。当年画出金训华的陈逸飞不在了,他找徐纯中,复原了油画,又塑了金训华半身像。为求逼真,刘树新前后7次到上海找金妈妈,让她看,怎么改。金妈妈很感动,有一天,她拿出一件金训华穿过的背心,说是藏箱底的,唯一一件遗物,舍不得给,但还是捐赠给了知青博物馆。
“知青博物馆有纪念一段岁月的意义,更有澄清往事的作用。比如金训华,一开始把他塑造成英雄,无限拔高,后来又有人贬抑:20岁青年为捞根电线杆而死,值得不值得?刘树新将金训华还原成热忱自信的年轻人,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完全合乎情理。 ”曾对此做过长篇报道,著名记者、作家莫小米说。
黑河知青博物馆
知青捐款筹建自己的博物馆
知青博物馆位于黑河市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内,占地10.5公顷,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布展面积6400平方米。馆藏文物33000件、史料5000余册,油画300余幅。展品大多为知青捐赠,是国内惟一的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展馆。
该馆一展厅、二展厅以“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纵览”为主题,全面叙述自1955年全国第一批知青开垦北大荒以来数十年的知青史。展示了全国1700万知青在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大草原、大戈壁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三展厅是以“青春叙事”为主题的油画厅,由当代著名知青画家陈丹青、陈逸飞、徐纯中、沈嘉蔚等创作的230幅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主题的专题画展。
采访中,记者得知,筹建这个知青馆异常艰辛,光“申报”就有37次。作为筹备期的总指挥,刘树新说,即使项目报批,也面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没钱。 “这个国家批准,中宣部确定内容的国内第一座,省里,市里争取到部分资金,最重要的是得到知青的支持。全国知青捐款达到2100多万元。 ”
刘树新告诉记者,困难知青捐5元、10元、几十元的都有。上海的张刚,“昂立一号”老总,一次就捐了100万。哈尔滨的王丽娜,捐80万元。“最终我筹了多少,有账。还有知青文物,33000件。知青艺术家们也支持啊,317幅知青题材油画,5个大型雕塑,7处场景,一个子儿 (钱)都没要。 ”他特别强调,大家的初衷,都是不让人们忘记知青历史。把这段历史用文博语言展示给观众,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