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展览 >> 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出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展览 >> 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出

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出

作者:佚名      藏品展览编辑:admin     

  新浪收藏讯 2013年6月25日,《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是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由广东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承办,集中展示罗一平近年来艺术实践成果的大型学术展览。

  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罗一平是著名的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学家和中国画山水画家。作为美术理论家和艺术史学家,他著述丰厚,探赜索隐,深入堂奥;作为艺术管理者的广东美术馆馆长,他具有开放的学术思想与很强的学术包容性,对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都有深刻和独到的理解;作为中国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氤氲华滋、郁然深秀的特征来释放自我精神底层一种心远地自偏的远意,远意俨然已成为了他山水的精神故地。

  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脉与当代文化语境之间的链接

  广东美术馆以收藏和展览当代艺术为主,而作为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先生的绘画创作却并不仅仅限于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他更多的是从宋元前人的技法中表现当下的艺术情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出其继承传统而能出新的艺术能力。

  笔墨语言对传统的继承性

  罗一平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接受写书法、填诗词的艺术熏陶,他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罗一平先生的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带有元明清古人的笔墨技法。罗一平说:“吸收古人主要是元人的笔墨与宋人的丘壑(这与我大学时代临摹宋元人画作有关),在我的画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但是又与它们有所不同,我写书法主要是抄古诗词和《大学》、《中庸》,在反复抄写诗词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意会到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用线条书写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他认为,抄写四书五经等古文经典,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体会,能受到很好的传统文化浸润。因此,不管如何进行绘画创作,画中一定要有文心,要有文韵。文心是在画中能够捕捉到的一种文化的感觉,而文韵是养出来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意味,这种意味刻意作不出来,是画家用文化养出来的,所以只要一动笔,画面自然就会显现出来。有了文心,画家就能持有平和的创作心态,作品的品象就高,不火气、不俗气。

  图式结构的现代意味

  中国绘画极为强调对传统的继承性,注重与前辈画家笔墨与图式的渊源关系。历代画家的得意之作总是将前人的笔法与图式融会贯通。罗一平的许多作品将传统图式上留天、下留地的构图修正为画幅上下顶天立地、左右虚以空白的构图。这种实两头,虚两边的图式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山体向上、向下无限伸延,山势向两边急剧扩展的视觉张力,从而使作品产生出自我面貌和现代气息。罗一平先生将“入”于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选择,一种生存方式,一种观照心态,并以此为基础求一“出”字,通过对传统的重新阐释,使笔墨审美趣味的表达合于时代,从而达到了以仿古求创新的目的。

  独特的个人绘画风格

  具有个人风格的绘画总是使观者更容易将其与其他艺术家区分开来。虽然罗一平馆长曾提到过自己的绘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个人风格,但是细心的观者还是可以从罗一平先生的画中看出特别之处

  杂树

  罗一平说,“我的画注重音乐感,画中布一个黑、布一个白,不是在画哪一座山、哪一棵树,而是在画一种音乐感。” 看罗一平的巨幅山水画,能强烈感受到他的书写性和由此生成的一种音乐的气势和韵律。对于气势,他有自己的解释。“在我的画中,感觉一股气在流动,这是生气,是一种活力,是自然的气息,我不太追求大磅礴之势,而多在意于追求空气流动带来的深沉的生命感。作品中表现出的“势”是一种心灵的扩张之势,由笔墨和气生成,而不是大山大水构成的山水之势。” 在他的“写意图真”中,有一个其他画家没有普遍运用的元素——杂树。罗一平在画中大量的绘制杂树,他说“这些杂树长在深山密林中,没有经过人工修剪自然生长,看似杂乱无章但具有勃勃生命力”,罗一平认为这些树依傍于自然,“最能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这些杂树长在石头上、岩缝中,随着风吹水流而动,具有和草书相似的活力和音乐感。杂树是使罗一平的山水画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元素,自元代的《富春山居图》开始,画家就用线条来表现音乐的感觉,杂树也增添了罗一平的山水画的音乐美。

  方形构图

  最有他山水个人面貌的是那些方形构图的山水画。在这些作品里,他既改变了传统山水画近、中、远的图式,也消解了山水自然空间的远近关系,而是突出中景,略去飘渺虚空的远山和舍弃可以产生深度空间的近景。实际上,他的这种没有空间深度的山水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平面“布白”的作用,而“布白”的目的则是如何凸显满纸氤氲墨团的用笔力道,以及笔与墨如何咬合、如何铺陈、如何形成郁然深秀的境界。和岭南山水画那种鲜明的轮廓勾线和山石皴擦不同,罗一平在他的这些郁然深秀的境界追求中,试图模糊“勾廓”与“皴擦”的界线,既没有明晰的线也没有明确的皴,而是线皴混融。这种笔墨技巧曾受到黄宾虹的点线离合、勾皴相糅的影响,但罗一平的用笔饱含了更多的水分,画面中较多运用的乱柴皴,也改变了黄宾虹圆润披离的点划,而更增添了纷披离乱的某种不确定性。画家在这些山水里追求的,就是试图在乱柴皴的拥塞中,理出烟云的走势,进而形成混沌却异常饱满的意象。

  小品山水

  罗一平的小品山水或许更能体现他的才情修为,笔精墨妙。那些画在扇面、镜心上的小品,并不因咫尺画幅而减弱画面浩茫的气象,恰恰相反,他在方寸之间精心营构,以大画画小画的方法,使得他的小品常常生发出幽远旷达、恢弘壮阔的意境。大画中乱柴皴的离合纷披,在这里被转换为一种优雅娴静的笔致,而且,这些作品的用笔极其娴熟,熟后生的洒脱飘逸也颇见自由和散淡,有如董源的疏淡、玄宰的柔媚、石涛的放达。笔墨的启承转合、浓淡虚实,也臻至精巧和玄妙。应该说,这些小品更深刻地揭示了罗一平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山水画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南宗一系文人画在实践层面的精深掌握。

  馆长、策展人、艺术家——多重身份的转换和融合

  为我们熟悉的罗一平,是他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的美术史学者和艺术管理者的身份,他著述丰厚,而且,作为广东美术馆馆长的他,具有很强的学术包容性。他常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穿越、他常被行政事务缠身的忙碌状态,都远离他笔下的山水,更远离他作品中的文人心境。这在别人看来,精神与浮世总是相互背离的,是难于统一的。但是,或许,这种在城市之间的飞行穿越、这种在后现代物质文明中的生存呼吸,也更激发了他对于山水画传统精神的向往。他向往的已不仅仅是那些山水中疏淡的文人笔墨,更是那些文人笔墨寄寓的一种人生态度和超然淡定的禅意。

  多领域的知识经验能让罗一平先生对作品的创作有宏观的把握。在考虑一张作品的时候,或者在吸收一个画家、一个流派、一个时代的语言元素时,他不会仅限于某一家,而是会很快的在这一家中或那一派中找到要吸收的、与其心性相吻合的东西。他的山水画其实吸收了很多元素,就现代画家而言,就有黄宾虹、陆俨少、李可染、傅抱石、赖少其等人的笔墨元素。吸收古人主要是元人的笔墨与宋人的丘壑。这就体现了罗一平馆长多领域知识经验的统筹能力。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综合修养,对于罗一平先生而言, 它可以避免过早地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能使其的作品有一种文化的厚度,而且可以对未来的走向有清晰的认识。

  本展览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持续展至7月11日。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