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悦·美术馆主办的《“弥散”——艾旭东、陈坤、项楠三人展》将于7月6日下午三点在悦·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是著名的策展人朱其。展览时间:2013年7月2日—7月14日。
“弥散”
文/朱其
艾旭东、项楠、陈坤三人的绘画都涉及一个关键词“弥散”。这个词适用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换的过渡阶段主体性的状况,即主体处在一种被卷入不明确的消散感,他感到无助、孤独、虚无、、空洞、迷茫的状态。这是一种无以抗拒的被裹挟的动力场,主体感到被置入一个抽象而无边的更为庞大、又是更高层次的控制体系。这一体系超出了现有知识及经验所能把握的边界,以现有知识和经验构建起的主体性因而被部分地客体化,主体性在重构之际,他自身已被削弱,并感到一种“弥散”的意识。
三位画家以写实主义的寓言图像,表达了这种“弥散”感。他们试图在图像美学上打破空间和人的存在的现实感,通过重构虚拟的寓言性的场景,或者反映虚无感的形式主义语言,来描述自身的“弥散”状态。他们意识到了这一主体被卷入更大体系后的“消散”,但找不到一个确切的定义可以命名它,唯有通过有关“弥散”的图像描述这一尚在转变中的状况特征。
艾旭东 职业艺术家,现居北京。
艾旭东在画面上创造了一种“此地”的异地化,但是他为“孤独”和“荒原”主题赋予了这个时代的一种风格,即身处荒原但却无悲剧感,孤独又未完全的虚无主义,他呈现了一种由“此地”向异地变迁的诗意化的绝望感。(文/朱其)
陈坤 职业艺术家,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居北京。
陈坤的画面弥漫一种尘埃的虚空感,物象实质上是一种“虚空”,隐没在这个主体模糊的空场。与其说这是一个个充溢迷雾的实体处境,不如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接近禅宗“空无”意义上的图像。在陈坤的画面上,物象可以虚空化,虚空也会隐显出一个可辨识的形,但这个“形”被塑造一种无常的临时形态。(文/朱其)
项楠 职业艺术家,2009年毕业于法国图尔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现居北京。
项楠的图像是一种后现代的现代主义。他以物资转运场的木托盘作为一个建构客体世界的部件,将其搭建出一个巨型的结构。那个场所是一个物资的中转站,等一切物资向不同的地方离散后,那些木托盘被堆积起来,构成只有它自身不断地毫无逻辑的叠加。这个自体结构,冷漠地形成一种无意义堆积的客体,构成一种无主体的自治体,象征着一种物化的现实。(文/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