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文史馆24日首次向外界展示已故馆员、原中华书局[微博]副总编辑金兆梓、“掌故大王”郑逸梅等人的部分珍贵史料手稿。
郑逸梅的手书中回忆了“一二八”事变后与施济群在上海相遇并成为其主编的《钻报》编辑的故事。《钻报》设在天津路慈安里,郑逸梅记述了有一年张恨水来上海避难,一时租不到房子,施济群便将《钻报》所在地辟了一间亭子间,让张恨水住下,差不多维系了一年。
在另一份手稿中,薛耕莘亲笔书写的《胜利后的上海》一文,清晰记录下他在担任上海法租界警察局局长期间接触的案件和所见所闻,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披露了抗战胜利后外侨在上海进行的一些非法活动,以及国民党的相关作为。
当天,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世纪》杂志主编沈飞透露,将对文史馆现收藏的建馆60年来馆员收集和撰写的史料稿件近3000篇,约2000万字进行梳理,抢救濒于湮没的重要史料,陆续于《世纪》杂志上作独家披露。
“口述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访谈与受访谈人的双向进展”,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表示,口述史有助于珍贵历史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减少文献记录之遗漏与讹谬。好的口述史和珍贵手稿一样,可以发掘真实历史,有的情节曲折,细节丰富,轻松生动,有的则饶有趣味,知识性强,能帮助人们静心来思考,拨云见日,去芜存精,客观、深入地体察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