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黎8月3日电(记者唐霁)1977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购买了美国画家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一幅作品《四块画板组成的模块》。这幅作品创作于1969年,画家创作了4块完全一样的油画作品,运用了简单的色块和网点技法,将这4幅画拼成一幅新的作品。这幅新的作品似乎又成为一个新的模块,可以向无穷远延伸。
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利希滕斯坦作品的决定是颇具胆量的,当时,美国的艺术评论界对利希滕斯坦争议很大,有的评论家甚至把他的作品形容成“艺术界中一文不值的挪用品”。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波普艺术大师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充满质疑。
从2013年7月3日开始,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行“罗伊·利希滕斯坦作品回顾展”,展出了这位已故大师(1923-1997)一生创作过的124件作品,包括油画、雕塑、陶瓷和铜版画等。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广告词非常有趣:这是有史以来关于利希滕斯坦作品“最完整”的一个展览。展览预计于11月4日结束,跨时4个月。
怀着对波普艺术和利希滕斯坦的好奇,记者近日走进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探究利希滕斯坦的艺术世界。
展室按照他的创作年代摆放其作品。一开始,他创作的作品包括米老鼠、唐老鸭、空战、溺水少女等,他把当时的通俗漫画作为创作的素材,采用鲜艳的色彩,大量使用平涂加黑色粗线条以及网格和网点。这是利希滕斯坦开始进行波普艺术创作的思路,取材消费社会的普通元素,反映人们玩世不恭的心态。
展室中部的作品,就是他对前辈大师作品的再创作,比如他将莫奈创作的印象派名作《卢昂大教堂》用网点的方式重新演绎。他还将毕加索、塞尚等多位大家的名作用波普艺术的方式重新绘制。随后的作品中,利希滕斯坦开始醉心于线条和用笔的研究,整幅作品甚至只有简单的几笔。
利希滕斯坦实践的是波普艺术,但是他在晚年却回归传统艺术。他专心于描绘风景、自然和人体。他对中国的写意山水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是对风景最好的表现方法。在展览的结束部分就是他的3幅波普风格的写意山水画。
二战以后,西方文化的重点从法国巴黎转向了美国纽约,后现代艺术思潮不断涌现,特别是波普艺术运动。波普艺术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工业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用消费社会中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元素进行创作,并对传统艺术进行重新解构。利希滕斯坦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探索一度受到美国评论界的质疑和批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连服装设计领域都在不断借鉴他的网点画法。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卡米耶女士告诉记者说,利希滕斯坦的作品曾经在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和英国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做过展览,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本次展览的特点是展示其全部作品,力争全面展示这位后现代艺术家作品的风貌。
她说:“利希滕斯坦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对生活的一种既欣赏又批判的态度,保持一定距离,又没有变成玩世不恭。蓬皮杜艺术中心在30多年前就被他的这种艺术魅力所打动,今天,便是邀请这位大师的作品重归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