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日讯今天,许多人躲进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在清静中感受汉字之美——《儒者之风》书法展,63幅墨迹出自52位明代以来的浙籍著名学者之手,呈现着一段浙江的文脉,手札、尺牍、手稿、横幅,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集体呈现:王守仁、刘宗周、全祖望、袁枚、龚自珍、章炳麟、王国维、蔡元培……
每位书家书法表象的背后,透露的是他们的学养修为和人生经历——明代,浙江书院有290余所,浙江籍的进士及状元数量高居全国榜首;到了清代,浙江书院更多达560余所,进士数量仅次于江苏居第二。
展览上,有一件清末学者孙诒让的横幅《温州办学记》,记载的是他在温州多年的办学经历:“是时承甲午与日本宣战失败之后,外患之激刺既盛,内情之愤懑更深。于是瑞安公议先开学计馆以教算术,方言馆以教英文,农学会以改良农桑……”
这类记事在展览中比比皆是。刘宗周写给他人的手札“人生惟学问一脉滋味甚长”,虚名不过泡影,与他讲求的“君子慎独”贴合,这位明代最后一位大儒,当清军攻陷杭州后,恸哭绝食23日而逝。
还有国学大师王国维为沈曾植70岁所作的寿序,两人同为嘉兴老乡,又都是晚清遗老,字里行间读得到王国维对这位前辈的推崇。
清末学者沈曾植的两页跋旧拓《兰亭序》,记录的是王羲之《兰亭序》旧拓本的轶事。辛亥革命后,仕途失意的沈曾植隐居上海的海日楼,往来名家众多。据说海日楼中的四壁、桌上全是堆满的各类杂书,书高几尺,进门不见其人,非得高喝一声,才见沈曾植突然从某个角落的书后探出身来。
“书虽小道,可以通神”。前辈学者们可能只是信手拈来的一份手迹,无不都是学者们数十年学养浸润下的珍品,也是我们应该珍惜的浙江人文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