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画——未来”国际问候展拉开中秋大戏大幕
2013年中秋前夕,由河北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评论》杂志承办的《对画——未来》国际问候展, 9月16日在北京公共外交活动中心二楼开幕,首都艺术界、文化界、新闻界及各国驻华使节数百人参加了开幕式。此次展览,展示了国内水墨绘画有未来追求、国际视野的几位画坛实力人物甄忠义、郑竹三、张爱国、任子千等的近期代表作品,拉开了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北京中秋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大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共议艺术盛事,无不为这几位艺术家的创作成就而交口称赞。
《中国艺术评论》杂志副总编辑、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显顺介绍,此次展览选择中秋节前举办,意味非同一般,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都煞费苦心。首先,这几位艺术家都是一直以来广受尊重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为人准则都是他非常钦佩的,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国内外的朋友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未来性和国际性。
其次,不论中秋节所彰显的中国文化意义,还是中国艺术家独创的水墨画,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国人的哲学和艺术精神,这里面有中国人对历史的传承,更有对未来的憧憬。而甄忠义、郑竹三、张爱国、任子千这几位艺术家都从自我的角度,呈现了中国水墨艺术在当下、在国际视野中的未来追求,各有千秋,各自独成一家,堪称壮观。
第三,中国画应该是世界上能与西方油画媲美的艺术文脉,中国画有中国画的世界性,油画有油画的世界性,应该是不相伯仲的,都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艺术成功。但国人多有自我满足心态,多满足于在小圈子里的小成就,而此次展览旨在向世界、向未来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所以此次展览,主办方、承办方邀请了数十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参与,这种有国际性倾向的艺术交流活动,今后《中国艺术评论》杂志还会做更多的工作,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
王显顺说,希望新闻界、文化界的朋友更多的关注此次参展的几位艺术家。他们是一群在中国千年笔墨中探索的耕耘者,他们是一群远离时尚潮流浮华名利的苦行僧,他们是一群让艺术旋律张扬喷薄的独行客,他们是敢与历代画坛先贤巨擘对话的思想者。他们在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与世界对话,与未来对话,与油画对画,与自然对画。
重要的是——灵魂。人无魂,行尸走肉。画无魂,废纸一张。
王显顺说,绘画的灵魂是什么,实际上依然是一个问题。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当今中国绘画的探索之路。这也正是此次画展的意义所在。此次画展选择的画家可以说是当代画坛中的“另类”,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他们的绘画告诉人们:绘画这门技艺和追求是一种精神信仰,既同名利无涉,也不显现能者的尊卑,只是一种个人对创造的表达和发现。是一种与天地,与自然,与五彩斑斓的世间万象相通的精神创造。
当代画坛是一个“鲜花开满原野”的时代,但是在满眼的姹紫嫣红之中,真正能做到“惊艳”的却为数寥寥,“作”者有之,而“创”者寥寥。这其中不乏很多所谓的“大师”级的人物。其实,衡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标准不是你做了多少讲座出来多少书,或者是你的作品买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你的作品中是不是有“魂”,是不是能穿越你的时代。
王显顺说,此次呈现给大家的几位艺术家,是指向未来的,是鲁迅先生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国画家,担当未来也是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