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叶氏家族黄杨木雕精品聚沪展出
温州日报记者 潘舒畅
枯叶落尽朽木损,刀开生面百态回。艺术是一把鬼斧神刀,它雕琢的既有天地间的朽物,又有尘世间的“璞玉”,黄杨木雕就是其中之一。
木雕世家 传承百年
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刻艺术,以小巧精细见长。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腻,色黄如同象牙,年久后色泽渐深,古朴美观,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乐清黄杨木雕始于清代,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清叶氏家族代代相传黄杨木雕技艺,黄杨木雕艺术家叶阜如,乐清黄杨木雕第一位国家级大师叶润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萌春等均源自叶氏家族。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金顺、虞定良其父也是叶氏家族叶益周的学生。
为将叶氏家族传承上百年的黄杨木雕技艺发扬光大,走出温州,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携手温州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工艺美术研究院等单位举办展览,汇集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周为代表的19位雕刻家的近百件精品,刻画的内容既有中国历代文化名人孔子、杜甫、苏东坡、曹雪芹,又有佛教神话人物达摩、观音、弥勒、济公,还有表现民间百姓生活的渔翁、牧童、乐女,以及自然界的苍鹰、熊、马、羊等。这些作品件件刀工精致,繁复中现灵活,轻盈中见生动,反映从19世纪中期到现今不同时代的生活与审美。
叶氏家族已故黄杨木雕艺术家叶阜如的作品《牧童骑牛》,是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件展品。该作品系叶阜如花甲之年创作,以形取胜,以神达意,形神俱肖,曾一度轰动艺坛。在温州市工艺美术院院长周锦云的指点下,记者凑近细细观赏这件珍品。只见巴掌大的黄杨木上,一只老牛正俯首悠闲地觅食,一个牧童则安然地骑坐在牛背上横吹竹笛,恬淡舒适的乡村田园小景跃然眼前。
“创作的艰难、生计的艰辛,并没有消磨艺术家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眷恋,他们以木雕为载体,将骨子里的田园本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周锦云说。
潜心创作 各有所长
在乐清叶氏家族的传承人中,最负盛名的,当数乐清首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周。他的作品《群仙欢舞庆人间》,可谓是镂雕技艺的巅峰之作,并于1987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精品奖。作品中那腾空飘舞的衣带、身轻如燕的仙女、婀娜动人的舞姿,给人以飞扬流动的气势之美。
在展览现场,这件长80多厘米、高50多厘米的大型黄杨木雕巨作被摆在了展厅最醒目的位置,吸引了不少收藏家和工艺美术爱好者驻足赏鉴。叶润周之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萌春说,这件作品是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休后所制,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运用了镂雕、透雕、拼镶等多种技法,热闹欢腾之余又不乏玲珑剔透之美。
更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叶润周还出版了《黄杨木雕传统技法》一书,将毕生积累的黄杨木雕创作技法倾囊相授,以“黄杨木雕口诀”的形式总结提炼传授给后人。
而叶萌春创作的马系列木雕作品,在展览现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叶萌春今年55岁,从小跟随父亲叶润周学艺,深得其父真传,多才多艺,黄杨木雕、骨嵌雕、佛像雕塑等艺术门类无不渉猎,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
马,对于叶萌春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他艺术生涯中,很多作品都与马有关,且屡屡获奖。“马代表了一种奋发向前、敏捷内秀的性格”,在叶萌春的心目中,马是完全人格化的精灵。他敬重马的忠诚、无畏和那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在他的雕刻刀下,一匹匹充满人性化的马跃然而出:《八骏》《奔腾》《马舞》《马背国色》《马球竞技》……
叶萌春雕刻的马,无论是群马还是双骏、单骑,或奔腾跳跃、或扬蹄嘶鸣、或伫立回眸,无不神形逼真、健壮俊逸。通过黄杨木坚韧细腻的材质,加以圆润流畅的刀法和精细富有变化的创作,线条概括简练,突破了传统的雕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手承传统工艺,雕刻现代生活。叶氏家族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叶小鹏雕刻的主题有别于其前辈,充满了现代气息。手执玫瑰的性感女郎、面带羞涩的花季少女……这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展现了70后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枯叶落尽朽木损,刀开生面百态回。艺术是一把鬼斧神刀,它雕琢的既有天地间的朽物,又有尘世间的“璞玉”,黄杨木雕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