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焚毁后的残景、八国联军列队进午门的瞬间、崇文门城楼下护城河水缓缓流淌的景象……昨天,位于北京市马甸商圈设计之都大厦的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近现代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荟萃一堂。其中百幅反映北京风貌的老照片备受关注,从中可以一窥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京华沧桑。
昨天展出的珍贵老照片,大都出自百余年前在华外国摄影师之手,现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珍藏。其中一位名叫托马斯·查尔德的英国摄影师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
查尔德1841年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建筑学世家,1869年他成为一名非职业摄影师。1870年,他受雇于中国海关作为燃气工程师来到北京。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查尔德利用业余时间,带着相机游走于北京城内外,拍摄了数百张照片。
比如他拍摄于1875年的清漪园万寿山。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全部破坏。后来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1888年完成,恢复了原清漪园的格局,并更名为颐和园。照片中反映的正是清漪园万寿山被毁后的样子,山下曾经富丽堂皇的大报恩延寿寺已是面目全非。
紧接着,查尔德又于1877年拍摄了圆明园西洋楼。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大火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西洋楼是园中少数于火中幸存下来的建筑。虽逃过一劫,但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出,曾经美轮美奂的西洋楼已是破败不堪。
同样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清漪园十七孔桥和铜牛。图中可见铜牛基座周围被毁的栏杆、昆明湖上的芦苇、一片萧瑟的皇家御苑。铜牛旁坐着一位落寞的平民,更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凄凉。
这三幅照片,诠释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不过,查尔德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此,还有很多温馨的画面。
1876年,他镜头下的北海团城和白塔,是那样的静美。白塔、团城,岸边柳树、白皮松,倒映在因长时间曝光显得亦幻亦真的湖水中,让人陶醉。还有19世纪80年代的崇文门城楼,那时的护城河水正缓缓从脚下流过。
除去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之外,昨天的展品中还包括中国第一台木质外拍相机、中国批量化生产的第一款机械相机……展览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持续一个月。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