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参赛第一人刘长春,赛后曾在南京当公务员;东南大学的体育馆,曾是民国奥运选手的集训基地—南京这座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源远流长,南京市昨日举行“近现代南京在中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专家论证会,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史实。
另据悉,南京将专门建设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8月的青奥会前建成,对公众免费开放。 扬子晚报记者 仇惠栋
南京的“奥运缘”
奥运参赛第一人,回国后在南京当公务员
刘长春作为中国奥运参赛(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第一人,为世人所熟知。但其后奥运的生活此前则一直未受关注。南京地方志办公室专家在昨日的论证会上披露,根据史料记载,回国后刘长春曾在南京担任公务员。
“1935年2月开始,刘长春正式成为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公务员,此后曾在南京居住生活。”南京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介绍,据《交通部公报》的记载,1935年2月1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派刘长春为本部代理科员”。1936年11月19日的《交通部令》:“科员刘长春试署期满,应予实授”,标志着刘长春从此正式成为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公务员。
当时的《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9月间的“体育大事”栏目介绍,刘长春返回南京后,“到交通部供职,近日常赴中大田径场实地练习,具有保持已往权威之大志”。《中国学生》1935年第3期也介绍了“仍供职于交通部”的刘长春,“每日午后四时,常在中大田径场练习起跑及百米冲刺……”
刘长春在南京,也曾为这座城市的群众体育工作做出过贡献。1936年6月14日,《中央日报》报道了当时国民政府各个机关开始组织“体育促进会”。当时,交通部的体育促进会组织就推选刘长春为理事。
东大体育馆,是民国奥运选手集训基地
东南大学体育系徐南强教授介绍,如今四牌楼的东南大学本部和奥运会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民国中央大学的旧址,当年中央大学的体育馆和田径场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当时最好的体育馆了,当年的奥运选手在这里训练过。”徐南强说,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奥运参赛第一人—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刘长春,回国后在当时的交通部任职,经常去中央大学的田径场进行练习。
“这个田径场没有大的变化,现在还是东大学生锻炼的场所,”徐南强介绍,这个操场比如今的标准400米操场要小一些,他的周长是当时国际通行的400码,这是当时的国际标准田径场。1948年参加伦敦奥运会的部分田径运动员,就在这里进行过集训,食宿都是在当年的中大校园内。田径场旁的东南大学体育馆是一桩典型的民国建筑,这一昔日的中央大学体育馆外观保存原貌,内部设施进行了修缮更新。徐南强教授说,这是当年国内最好的体育馆,1948年参加伦敦奥运会比赛的篮球队就在这里训练。根据史料记载,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前夕,1948年5月25日起,篮球队和田径队主力队员先后来宁统一集训。《中央日报》1948年5月26日新闻《世运选手集训,食宿均已解决》:“中央大学体育馆被选定为世运选手集训地”。
“中央大学也是中国最早的体育专业师资培养基地之一,”徐南强说,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在1916年成立体育科,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
博物馆览“奥运缘”
奥林匹克博物馆,选址青奥轴线地下
与会的南京市建邺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基建已经完成,预计整个展馆投入1个亿左右,正在进行征集史料和策展。该馆位于建邺区青奥国际风情街与青奥中心之间青奥轴线负一层,其主要特色是,通过带入式的视听体验,展示奥运与青奥的历史和人文精神。展示空间面积为5034平方米。该馆将分为“奥林匹克知识”、“江苏(南京)与奥林匹克”、“青奥会在南京”、“3D尾厅和互动体验厅”等部分,另外还设有售卖区。
从前期设计方案来看,“奥林匹克知识”部分主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历史、奥林匹克大家庭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进步发展的影响;“江苏、南京与奥林匹克”部分,主要介绍江苏南京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渊源以及江苏籍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杰出表现;“青奥会在南京”部分,主要介绍南京青奥会、亚青会等。而“3D尾厅和互动体验厅”则将采用大量高科技手段,运用3D技术播放约6—8分钟的视觉盛宴,模拟部分奥林匹克项目竞技过程,让观众通过高科技手段,亲身参与奥运项目。比如,观众站在展示台上,面对电子屏幕,就能够感受“下水”赛艇的紧张和刺激。
目前,这一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正处于深化设计阶段,将于南京青奥会召开之前的8月初正式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