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普及玉器知识、传播中国玉器文化,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支援公益文化活动,服务社会大众,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将于2014年4月30日至2014年6月1日举办“琅玕蕴德——拾贝斋藏玉精品展”。展览于2014年4月29日上午10:00举行媒体见面会,届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希正研究员与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云辉研究员将亲临现场解读该展览。
本展览是基金会自2012年10月成立后筹办的首个民间藏玉专题展,不仅可让观众分享民间收藏成果,也将有助于提升民间收藏的热情和品位,夯实广东文博事业发展的基础。基金会特邀国内著名玉器研究鉴定专家,从拾贝斋丰富的藏玉中遴选480余件精品进行展示,由深圳市大乾文化机构负责艺术设计与执行。展览分为“天地之灵、蕴德之物、大千之华、鬼斧之工、万象之荣”五个部分。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的孕育期,温润、美丽、坚韧的玉石不仅被用来装饰人体和作为权力、财富的象征,更被用作沟通天地鬼神的灵物。这一时期的玉器,神秘、朴拙、独特。
商至汉代,中国玉器蓬勃发展。商代、西周时期,玉器被深深打上了宗教和礼制的烙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变化纷呈,常有标新立异之作。汉代独尊儒术,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礼玉、装饰玉发达,葬玉和辟邪驱疫之玉新品不断涌现。
六朝至元代,中国玉器由低谷逐渐走向繁荣,渐趋世俗化。六朝玉器承袭汉风,但数量大减,装饰朴素。唐代,以玉带为主的礼仪玉及首饰玉、佛教用玉大增。宋代玉器形神兼备,具有浓郁的绘画趣味。辽、金、元玉器受到唐、宋玉器的显著影响,又富有本民族特色。
明清两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初期,玉器做工精细,中期趋向简略,晚期数量激增,但造型粗犷,不拘小节。清代玉器集历代玉雕技术之大成。皇家玉器做工严谨,屡出佳作。民间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琢工巧致,尤多见陈设玉和佩饰。祈福求祥的谐音题材玉器及仿古玉大量涌现。
近现代,中国玉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玉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其工艺、题材及用材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北派”、“扬派”、“海派”、“南派”等多个流派。
本次展出的玉器经专家鉴评,呈现如下特点:
1、 时间跨度大:展品时代上至距今5000余年的新石器晚期,下至近现代时期,基本上可自成系统。
2、 材质多样:除了以透闪石质软玉为主之外,玛瑙、水晶、绿松石、仿玉琉璃、砗磲、煤精、琥珀等亦占有一定数量,多数质地优良。
3、 种类较为齐全: 包括了玉礼器(祭玉、瑞玉)、装饰器、实用器、玉容器、陈设器、葬玉、艺术品等。
4、 精品叠出。例如新石器时代长达38厘米的玉钺,商代的玉柄形器,西周早期刻铭文的云雷纹玉环,战国的谷纹玉璧、龙形佩,典型的秦代片状玉俑,汉代的玉戈、镌刻六字吉祥语的玉印章、白玉蝉、一组造型生动活泼的微雕玉熊、玉猪、玉羊等,缟玛瑙耳杯,六朝的水晶应龙,唐代的砗磲带扣,辽代的煤精狗,宋代的玉兰花发冠,元代的水晶卧虎,明代的水晶海水龙首龟,清代的玉童子牧牛等。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玉石的喜爱未曾改变。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赏玉、爱玉的情节,皇宫贵族、下里巴人,无不赏玉、佩玉、藏玉,玉及玉文化成为了炎黄子孙生活中的精彩部分。本展览以阵列方式呈现拾贝斋藏玉精品,让您在时空穿越中聚焦五千年中华玉文化的璀璨。
专题讲座:
题目:穿越时空——拾贝斋藏玉精品赏析
时间:2014年4月30日14:00—15:15
主讲人:云希正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简介:
曾任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现任国家文物鉴定 委员会委员。
题目:从出土古玉精品谈民间收藏
时间:2014年4月30日15:30—17:00
主讲人:刘云辉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简介:
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现任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和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讲座参与方式:无需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