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14-08-16 ——2014-09-28
开幕酒会:2014-08-16 15:00
展览地点:上舍空间
策 展 人:王澈
特邀批评: 段君
参展艺术家:陈鸿志、葛辉、强辽了、任宏伟、张湘溪、张震宇
《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略谈青年艺术家创作现状
文:王澈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精神自由和文化担当的表达,这一直都是艺术发展中被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一种缺乏独立思考仅仅追求视觉性和自我至上的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脱离时代性格之外的自我陶醉。艺术创作的终极关怀是对于自由和责任的体现,很显然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已经不仅仅再是上层建筑和特殊群体的工具和宠物,而是具有思想、性格和独立的表达体。人们越来越需求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某种强大的立场,这是艺术创作不可回避的文化责任。艺术家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绝对改变,脱离时代背景来讨论问题显然无效。就中国当下社会环境而言,个体与集体间的矛盾愈发严重、文化断裂造成的道德缺失已经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感到悲愤、个体思想投机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达到崩溃边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有效语言。艺术家必须站在大众的角度来创造语言,才能使自身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2008年之后的艺术界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关注青年艺术家的一系列行动,关于青年艺术家的拍卖、展览、评奖、评论开始频繁出现。但由于2006年至2010年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火热的几年,所以大多数青年艺术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自身的艺术角度和语言。但事实是2008年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还有艺术界的市场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让很多青年艺术家措手不及,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青年艺术家(尤其80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市场操作中,这也使得他们开始真正地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摩擦。2008年之后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明显出现了独立思考的现象,他们大多数开始对自己的社会体悟进行反思并开始“接地气”的创作。至此,艺术创作其实开始进入阿瑟·丹托所谓的“后历史”时期,所谓“后历史”时期意味着艺术史的终结,艺术创作开始对于既往艺术的重复,不存在创新的可能性。但我认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是对于艺术创作进入观念表达的终极关怀,艺术创作进入了高级表达阶段——哲学。既然艺术的本质是哲学,那么重要的就不再是艺术的审美性,而是进入哲学式的思辨。实际上哲学式的关照真正终结的是艺术思想的表达,而哲学的书写和表达是通过抗争性的思辨所产生,这种思辨性在艺术创作方面又常常隐藏在豁然直达性中,所以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抗争性与批判性是创作的本质。同时笔者认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在今天其实和哲学走到了同一层面,当代艺术针对人性的关怀存在直接地表达,也为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80年代至今,批判和抗争性的艺术创作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在不断地发展,尤其在08年之后,中国进入“后奥运时代”,当代艺术创作开始出现第二次较为深入的批判性表达。
阿多诺说“因为交流是精神对实用的适应,精神通过这种适应而进入商品范畴,而今天人们所说的意义就成了这种丑恶现象的一部分”,那些拒绝与大众交流的作品其中隐含的批判性存在着重要价值。这一点往往是青年艺术家使用一种异文化或者是自我建构一种对当下生活修正后的思想,同时还隐含了对当下文化批评的目的。他们的创作注定充满着实验性和对于概念的冒险,是在逼真的记录着多样的社会体验,致力于对片段的阐释,虽然基调零碎且不确定,但因为没有出现取代以往大理论的东西,所以将焦点集中在那些零散的事物上和细节上是一个建构的阶段。青年艺术家独立性创作的基本策略都偏向于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既定常识加以分解,将自己熟悉的时事或某种社会既定的思想至于异文化经验的语境中,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场合之中。这种做法均以促使观者获得文化差异的意义为目的,这种“变熟为生”的策略成为超现实主义批评与抗争的一种基本方式,亚瑟·丹托曾经详细的论述了艺术的这种功能性。
复辟是反历史的妄想,青年一代艺术家明白返回上代人的理论和语言是不存在的行为。时代需要完整地被表述,当对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受到既定意识威胁的时候,艺术创作必须继续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趋近世界多样性的途径。人们可能期待,艺术创造者将会对其研究的文化角度和伦理维度做出判断。对于一些人来讲,提倡或维护以某种社会现实为背景的价值观,是艺术创作和文化批评的主要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关怀的是文化差异性和时代语境。文化艺术的话语赖以兴旺发达的手段在于超离社会生活的思辨,它们或许会利用经验研究,但在表述技巧上必须在实用于自身语境中得到提炼,艺术创作必须负有说明的义务,同时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创作实际上正在为国内外形形色色具有批评眼光的读者而写作,这样他们的创作才会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实质性和自觉性多元视角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