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麦盖提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下游和提孜那甫河下游,隶属喀什地区,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一群世代在大漠绿洲上挥铲舞镰、躬耕不止的刀郎人,用色彩表现自己的生活、感情和审美理想,形成了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特色的绘画——刀郎农民画。
醉了(拍卖作品)8月18日,“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在北京开幕,百幅刀郎农民画在民族文化宫集中展出,人们在画作中“看见”麦盖提,“看见”新疆。开幕式上,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宣布建立 “中国农民画麦盖提基地”,这也是继吉林省东丰县之后,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在全国建立的第二个农民画基地。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黄永军,以及麦盖提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秋天的思念(拍卖最高价作品)“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麦盖提县委、县政府承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展示刀郎农民画的精美画卷千言万语无从寄,画个画儿替
“刀郎之乡”麦盖提是全国四大农民画乡中唯一以少数民族农牧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绘画之乡。
画乡世界的最初几笔不知源于何时。十九世纪末,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喀什,计划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起点选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的一个小村落旁。在那里,他找到了熟知沙漠道路的维吾尔族向导艾买尔·司迪克。路途中,看到斯文·赫定不断拿着笔记录,艾买尔·司迪克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但他不识字,只能在羊皮上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于是,“千言万语无从寄,画个画儿替”的形式就这么延伸下来,成为最初的农民画。
和平鸽刀郎农民画里的世界是神奇的:丰收了,棉花一朵,下面可藏身数人;西瓜太大,只一个便压翻了毛驴车……任何一个观赏者可能都会想:是呀,羊为什么不能是红色的呢?既然可以是红色的,那为什么不能是蓝色的呢?农民画家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自然地随手涂抹,牧归的羊群,就如彩虹般绚丽。
和平鸽此番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北京展出,100幅农民画集中亮相,将这神奇的绘画世界又一次铺陈开来。
画作多是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吾斯曼·依明《葡萄架下的麦西来甫》、《赶巴扎》,米吉提·吐拉《叼羊》,艾尔肯·司衣提《出嫁》,热合曼·阿皮孜《生财有道》,亚森·艾麦尔和米娜瓦尔·木太力甫的同题作品《家庭麦西来甫》,从耕作、放牧、捕鱼、打猎、收获,到歌舞、婚礼、赶巴扎等,画面中的刀郎羊、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更是当地所特有的。
也有描绘情感生活的。艾尼瓦尔·尼亚孜《相伴一生》,昏黄油灯下的老夫妻,妻子在做针线活,丈夫陪伴在旁边,整个画面透出浓浓的温馨;木卡热普·艾海提《回家》,几名刀郎汉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马上就要见到亲人了,他们忍不住心中的喜悦,边走边唱。
还有描绘农村新面貌的。依明·艾沙《新旧貌对比》,一边是破旧的土坯房,一边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刀郎人民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如今正在一步步地实现;阿迪力·艾尔肯《春风送政策》,画作主角是阿凡提大叔,他改行做乡村投递员,为村民们送起了报纸。
刀郎农民画家是本色作画,作品却是特色鲜明:一是创作灵感源于生活,画中有话;二是构思奇特、风格随意;三是用色大胆、色彩艳丽;四是介质多样、不拘于物。除了画布,农民还在墙上、葫芦上作画,用针绣画,用烙铁在木板上烙画;五是颂扬党的富民政策,讴歌新时代,描绘新生活。
这些刚刚放下坎土曼的手,拿起了如椽画笔。于是,泥土的气息和颜料的芬芳,便成了画乡不可少的味道。
麦盖提农民画家吾斯曼·依明现场介绍刀郎农民画农民画连环画,画出民生与民情
刀郎农民画是农民对生活最直接的讴歌和诠释,常画常新、与时俱进,极富生命力。画展上设专区展出的《“民生新疆”双语画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1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城乡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工程、安居富民工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等22项民生工程全面展开。这是“民生新疆”的长幅画卷,该如何表现出来?新疆人民出版经过调研,决定突破常规,把《“民生新疆”双语画丛》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农民画形式创作出版。《画丛》的素材是新闻记者实地采访得来的真实故事,记者把这些故事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写成脚本,再由50位农民画家绘成农民画和农民连环画。
新疆农牧民的幸福生活,促使艾尔肯等几十位农民画家拿起画笔,采用刀郎农民画与连环画有机结合的创新形式加以描绘。“画农牧民,说农家事,画起来最高兴!”农民画家艾尔肯这样说。
用农民画画连环画,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从连环画诞生以来,都是由专业的画家来作画,而农民画也一直是以单幅作品面世。这一次将农民画和连环画以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结合,也使得麦盖提农民画这种带有显著刀郎文化特征的传统艺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展览现场,参观者翻阅《“民生新疆”双语画丛》,透过农民画家的图像叙事,了解新疆民生工程建设的成果与新疆的发展变化。观展专家表示, 老一辈农民画家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完全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由内心深处产生了画画的渴望,才能画出如此鲜活生动、妙趣横生的画面。
从边疆到首都,刀郎农民画走出去
刀郎农民画已经成为麦盖提、喀什乃至新疆的名片,刀郎农民画家笔下的世界感染了越来越多人,他们的作品甚至漂洋过海,在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展出,进入卢浮宫等国际知名展馆。
“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是刀郎农民画首次在京集中展出,首次登上民族文化宫这一我国最高的民族艺术殿堂。画展的举办,用刀郎农民画这一形式,将麦盖提和新疆地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疆人民的新生活加以呈现,体现新疆在现代文化引领下“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良好文化发展态势,以促进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增进外界对新疆的了解,提高广大民众对新疆的认识。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选择在新疆麦盖提县建立中国农民画基地,无论对于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还是对于麦盖提农民画乃至中国农民画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作为中国农民画代表性画种之一,不仅艺术技巧精湛,而且在民族人类学、民族审美学等方面极具研究价值。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改善和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麦盖提县副县长姚永政在讲话中谈到,“麦盖提农民画画出了麦盖提的名气,画出了麦盖提产业发展的希望,画出了麦盖提丰厚的人文底蕴,描绘出麦盖提人民幸福、和谐、快乐的绚丽画卷。此次麦盖提农民画从边陲小县来到了首都北京,展览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意义之甚远尚属首次。”谈到未来农民画发展方向,姚永政意味深长地说,“把麦盖提农民画产业打造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和30万刀郎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强烈期盼。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在麦盖提建立农民画基地,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和希望,麦盖提农民画从此将踏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美好征程。”
建农民画基地,怡情、致富、了解麦盖提
如今,麦盖提县拥有刀郎农民画家400余人,绘画爱好者近万人。
吾斯曼·依明是麦盖提颇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刚刚在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农民书画家大赛上获评“十佳农民书画家”。吾斯曼·依明在画展现场分享他的创作感受,“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但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就是喜欢在农闲时间,凭着自己的想像画画。画是我的语言,我用自己的作品描绘美好的生活,画出我对祖国的祝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我的画,开始有人买我的画了,靠画画我有了稳定的收入。”吾斯曼·依明说,在麦盖提县,像他这样喜欢画画的农民很多,他们创作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画,这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到访农民画乡。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赵家治是“刀郎画乡”访客之一,他曾到访喀什。赵家治对麦盖提刀郎农民画颇有心得,谈及画乡印象,他说,“在麦盖提,农民盖新房,房盖还没上呢,墙壁上的农民画已经画好了。当地每家每户墙头上都有一幅农民画,一进入库木库萨尔乡地界,道路两旁农家民宅的墙面上一幅一幅的农民画令人目不暇接,有反映丰收的,有学科技的,有赞颂富民好政策的,有描绘刀郎麦西来甫欢舞场面的,大部分内容是表现维吾尔族人民在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后的生活百态。”
在当地,刀郎农民画是最好的宣传手段,同样,这些农民画也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成为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同胞交流的方式,王林旭称,这也是“中国农民画麦盖提基地”建立的意义所在。“农民画基地的设立有三个目的:第一,促进麦盖提农民画创作培训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刀郎农民画家,丰富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第二,进一步加快刀郎农民画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带动维吾尔族同胞发家致富;第三,让农民画成为交流的渠道,通过农民画加深包括汉族在内各民族对维吾尔族同胞的了解,也让外界更多了解麦盖提。”
开幕式后,“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原创作品拍卖会”举行,艾尔肯·司衣提《火热的刀郎》、买买提·克里木《创作》、希尔艾力·艾买提《秋天的思念》、热合曼·阿皮孜《赛歌》、艾尼瓦尔·尼亚孜《和平·亚克西》、吾斯曼·依明《博弈》等11幅麦盖提刀郎农民画精品上拍。近1个小时里,槌起槌落, 11幅作品全部成功拍出,其中,《秋天的思念》拍出18000元高价。麦盖提农民画家首尝画作拍卖的喜悦,他们感慨“刀郎农民画值钱了”。拍卖会的成功举办,也将增加麦盖提农民画家的创作热情,推动麦盖提刀郎农民画进一步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