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是一种状态,艺术家沉迷于水墨材质的生动微妙性却还要洒脱自在,激活自然对象的鲜活性却还有着精致的手艺,艺术家有着面对自然时的那种沉静状态却又不失个性姿态,因此水墨对于艺术家的要求是独特的:要求艺术家长久地在笔墨控制中寻求笔踪变化的可能性,寻找笔墨新的表达可能性,同时还要磨练自己的心性,传达出自己的生命感受。艺术家面对水墨时的态度异常重要,那是面对水墨材质的默化观照方式,那种沉静从笔墨中内在透显出来,一个艺术家越是过早认识到这些,他的水墨语言就越是纯净。这是夏可君博士对于艺术家把握、表达水墨艺术的一段学术解读与描述,而许经文正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2014年8月17日,“素风景”许经文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的第零空间开幕,展览共展出了艺术家许经文先生近作近二十副。
许经文,出生于辽宁沈阳,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师从许俊教授,现任职于徐悲鸿纪念馆,从事中国画专业创作与研究,北京市工笔画协会会员。近年来,工笔重彩作品和写意水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展览,包括2007年在美国迈阿密的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9年的“聚·散”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2011年的中国书画名家第十六届联展以及2013年北京保利主办的“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等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许俊教授这样评价到:经文是一个很踏实的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审美上,他用心领会中国文化经典传达的意旨与精神。在绘画技法上,他崇尚传统绘画的高妙与精湛。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觉到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的山水画体现着中国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对中国画的创作有他自己想法,是个有“心”之“士”。“线”是中国画造型的最大特性,“点”的延长即成线,“点”成为中国画中最基本的因素,经文的画更强调“点”的应用,层层的点加使画面变得朦胧和丰富。经文还创作了一批我称之为“意向山水”的作品,彰显出他对当下生活状态与景象的反思,是他在艺术追求上的探索,颇具新意。在他的山水画面里,有红色幕布,有公路标牌,还有摄像探头,荒诞的背后隐约在述说一个个耐人深思的故事,引出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亟待解答的问题。经文真诚地对待他的每一幅作品,创作中没有半点的含糊,他把至真至诚的态度凝聚在他静谧朦胧的作品中,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作画,这也使他的作品多了份亦耐人寻味的情愫。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夏可君博士在展览前言中这样写道:青年艺术家许经文一开始就接续了传统的精髓,即晚明龚贤的血脉,以细腻线条和层层罩染的墨色,烘托出画面山石块面处的空白光感,带来一片洁净空灵的意境,回到传统乃是获取古意,这是当代水墨的一条内在转化之路,因为水墨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艺术家的心性的洗涤,而非简单个性的张扬,那样看起来似乎很革命,却过于让水墨走向图式与外在形式。接续古意是寻回那种内在的静气,水墨是沉静的,是一种默化的品性,许经文的笔感与墨感具备了这种品质。这种品质是含蓄与隽永的,水墨作品有着自身的永恒性,那是隽永,是一种无所获取的眷念,一种不张扬但持久地执着的生发,所谓耐人寻味,让人着迷却不着魔,只是可以持久沉浸其中,水墨的余味就是如此,因此,当代水墨就是接续传统的余味,让余味有着当代纯粹的视觉感受。
许经文的绘画是对当代个体生命心绪的调节,是让观看者停下脚步而可以打开内心而凝神品味的素风景,因为“春秋”之事付之于笔端时,少年人也得以成熟起来,他已经颖悟到:一切都是时光在艺术中的喃喃倾诉。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3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