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缘起缘落——宋子文与广东”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同名展览将于12月12日在广州开幕。10日,宋子文的外孙冯英翰(Clifford Feng)先生携夫人林向阳(Francisca Feng)女士出席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了由宋家后人为展览提供的珍贵文物与照片。
“宋子文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他在财经、外交等诸多领域担任过国民政府的重要职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代表中国和美国、英国、前苏联交涉,卓有成效;他也是1945年联合国制宪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正是在那次会议上,中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这样介绍道。
这位“风云人物”的政治生涯自1923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秘书开始,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要职,最终以1949年1月卸任广东省主席告终,与广东的渊源不可谓不深。他主粤期间的大量公文、资料、物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但此前未曾系统地整理和公开。
据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本次“宋子文与广东”专题展览有150多张历史照片、16件馆藏,其中包含国家一级文物、二级、三级文物各两件。关于宋子文1947-1949年在广东主政期间的大部分材料是首次在国内亮相,除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馆藏外,宋氏家族的后人也提供了从未公开过的照片。
文物:宋子文毕生珍藏的两件礼物
在展览中首次亮相的文物之一,是时任行政院长的宋子文52岁生日时(1945年12月4日,正是日本投降后百余天)戴季陶(1891-1949)为他写的赠序。这份材料宽17cm、长27cm,正文共14页织锦折页,丝质封面上有吴稚晖(1865-1953)的篆书:“宋子文先生五旬晋二寿序”。
写封面的吴稚晖以篆书著称,与隶书胡汉民、楷书谭延闿、草书于右任并称“国民党四大书法家”。写下赠序的戴季陶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等职,在党内地位与威望都很高。蒋纬国系戴季陶之子,后过继给蒋介石。戴季陶在文中感叹,孙中山实业建国,有宋耀如(宋子文之父)辅助左右,后来革命建国,有宋子文成就勋业,自己则先后和宋家父子共事数十年,也算生平奇遇。“戴季陶与宋耀如是同时代的革命者,是战友,二次革命后共同在日本辅助孙中山。 九一八 事变后他与宋子文共同处理外交,分别任中政会外交特别委员会正副委员长,一致反对在对日交涉中妥协,主张不可放弃抵抗。这些内容在赠序文中都有提到。”吴景平教授告诉澎湃新闻,“宋子文很尊敬戴季陶,很重视这篇贺寿文,将其终身珍藏。”
宋家后人提供的另一件文物,是宋子文1948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时清远县参议会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庶政熙明”四个字。“锦旗保存如此完好,说明宋子文非常重视在离开大陆之前的最后一段从政经历。”吴景平教授表示,“在斯坦福大学所藏宋子文档案中,保留他粤省主席任内的文件之多,令人惊讶。宋子文赴美时携带了大量公文和与广东相关的文件、图片,广东各界人士与他的往来函件,以及四卷本的韩氏族谱(宋耀如本姓韩),这些文件和物品伴随他在美国渡过了余下的岁月。”
“它们回家了。”冯英翰先生将两件珍贵文物交给展览主办方时感慨。
《宋子文先生五旬晋二寿序》封面,吴稚晖题。 内容共14页,题款为:弟戴传贤撰,并书于重庆行院之育德斋。行院指国民政府考试院在重庆的办公处,当时戴季陶是考试院院长。 清远县参议会送给宋子文的锦旗 宋子文的大外孙冯英翰(Clifford Feng)先生及其夫人林向阳(Francisca Feng)女士在参观展览。问答:对话宋子文外孙冯英翰
澎湃新闻:为什么选择这两件文物送到广州展览?
冯英翰:是我们的家人选择了这两样文物。因为展览主题是“宋子文与广东”,我们希望选择最能够支持这个展览、也契合主题的文物。我的母亲(宋子文长女冯宋琼颐)、我的兄弟,我们都相信,把离开了这个国家五六十年的东西送回来,会吸引更多人,也更有趣。
澎湃新闻:您在美国长大,您的生活和大半生在中国从政的宋子文先生可能大不相同,据说他晚年也不和家人谈论过去。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出身于一个特殊家庭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探究家族的历史?
冯英翰:我这一生都在寻找答案。因为我的外祖父从不谈论过去。甚至在这一趟来中国旅程中,我也每天都在学新的东西。在北京,我和我的妻子有机会参观了宋庆龄的故居,我了解到许多有关于我外祖父的事情。昨天,在西安,我们参观了张学良的故居,又了解到许多关于西安事变的事。我们在书本上读过西安事变,但是参观故居和看展览,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别的学习。尤其是,当我亲眼看到宋庆龄的房间,亲眼看到我外祖父送给宋庆龄的钢琴仍然在那个房间里,那种感受很不一样。
澎湃新闻:您曾经在《华盛顿邮报》工作,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有没有曾经考虑向您的外祖父做采访,或者写一些关于他的东西?
冯英翰:和外祖父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年纪还小。我们常常在纽约的第五大道、中央公园散步,我们聊运动、聊天气、聊我的学习,但他从来不谈论他自己的过去。我这一趟来中国其实学到了很多,不论是关于西安事变,还是关于整个家族。
澎湃新闻:宋子文博士是著名的金融家,你的弟弟冯英祥先生也是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您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呢?
冯英翰:我的外祖父其实是希望我从事金融业的,他曾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的现代化。他希望我在美国的银行工作,去加州的广东银行。但我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因为我的好奇心太强了,我喜欢当记者,向别人问问题,然后把信息呈现给别人看,让他们做判断。
我的外祖父不愿写回忆录、自传,他总是说,让历史去评判(Let history be the judge)。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从事新闻行业也算是继承了这种原则:我呈现信息,让读者去评判。
澎湃新闻:大家庭的成员现在能常相聚吗?
冯英翰:我们几乎分散在半个地球上。我和弟弟定期会见面,因为他就住在纽约。我母亲也是,我每周去看她不只一次。我的表弟则在东南亚,上一次见面是两年前他来纽约的时候。这一次他也很想来广州,但时间排不开。不过今年夏天他参加了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宋氏家族学术会议。我的弟弟现在正在印度孟买推广京剧艺术和文化,想来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读图:开场与落幕——宋子文在广东
据吴景平教授介绍,宋子文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即是在1923年南下广州之后。他被孙中山陆续委任了数个财经方面的重要职位,后出任财政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和商务厅长等职。作为广州国民政府的主官,他在广东的理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民政府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尤其是出师北伐奠定了财力基础。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以行政院长身份主持收复区的经济事业,曾开放外汇和黄金市场,但没能阻止物价飞涨,后因黄金风潮辞职。1947年10月-1949年1月宋子文再度主政广州,仍试图在整理财政金融和发展经纪上有所作为。这是他在大陆最后一段从政经历。本次展览对于这一段时期的资料有着重梳理,其中宋家后人提供的相关照片系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