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位于三孝口的安徽省博物馆为了迎接农历羊年的到来,给合肥市市民带来了一场名为“吉羊如意——羊年新春特展”的羊题材文物展。这次展览是安徽省博物院联合全省多家博物馆、文管所等进行的羊题材文物特展。此次展览带来了丰富的展品,不仅有数千年的青瓷羊、鎏金羊、木雕羊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羊、刺绣羊等。
源远流长的羊文化
关于羊可以追寻到几千年前,我们现在看到的羊字,就是象形字。古人对羊特别喜爱,认为佩戴羊角就是美。美是会意字,《说文》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意思是肥硕的羊,味道鲜美。斗转星移,人们对羊的美不仅仅停留在对味蕾的满足,更体现在对古人对羊的喜爱和对羊身上美的特性追求,寄情于生活的各个层面,那倾泻而出美意体现在不同的器物中,肆意流泻,奔腾千年。
展览现场我们看见一件雕琢精美的青瓷羊,这件青瓷羊也是这次展览的镇馆之宝。青瓷羊造型优美,曲线圆润,身形肥壮健硕。安徽省博物馆研究员王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尊青瓷羊于1984年,在马鞍山的三国名将朱然墓中出土。这尊青瓷羊温润淡雅,从光泽中透射出“羊大为美”的审美取向。其通体施青色釉,釉色饱满而富有生机,是青瓷中的精品。我们看见羊首顶端开有一个圆孔,经过现场的学者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件展品原来是插放蜡烛所用,是一件非常精美的烛台艺术品。
古人将羊看成知礼、有德的化身。这件呈跪姿的青瓷羊,在造型中投射出恭顺有礼的意蕴,更带来了光明与吉祥,陪伴人们驱走黑暗,度过漫漫长夜。
造型各异的羊瓷器,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此外,源远流长的羊文化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很早就听说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主要是来教导世人要孝顺父母敬重长辈。“羊羔跪乳”就是说,羊羔吃奶,总是跪着接受哺乳是孝顺知礼的表现。儒家思想推崇“孝道”,将“羊羔跪乳”这一自然现象附以“重孝知礼”的内涵来教育百姓要懂得孝敬父母。在现场展览的“羊羔跪乳”陶瓷羊外表温润美观,体形憨态可掬,温顺恬静,也是知礼的象征。
题材各异的“羊”展览
吉祥的羊年欢蹦跳跃地,咩咩叫着向我们走来。“羊”代表吉祥。这在中国人的祖先那里就把“羊”和“祥”紧紧地连在一起了。这次展览邀请了省内多位非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创作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羊元素工艺品。
我们走进展厅就被一件青花色的刺绣深深地吸引了,只见一只羊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这件刺绣是我们白丽老师带来的作品,她给这件刺绣命名“羊年送祥和”,也借这件作品恭祝全省人民羊年顺心如意。
白老师告诉我们,这件小小的作品可是耗时一个半月完成的,采用年画的形式,将剪纸和刺绣相结合,在苏绣的基础上结合平针的技术创作而成。这件作品采用了三层绣,先开始打底,接着平铺,最后绣出细节。正因为采用了独特的刺绣形式使得这幅作品,明暗对比强烈,具有立体感。这只羊身上毛茸茸的,就像真实的羊那样,看起来特别的可爱。
展厅内一件四米多的剪纸作品,引得许多观众驻足观赏。这件剪纸作品是出自阜阳的剪纸艺术家张艳之手。四米多的剪纸一气呵成,上面呈现出多达17只形态各异的羊以及舞龙、牡丹花等图样,表现出了群羊闹新春的情景。张艳为这次展览还带来了“舞阳献春”、“扎西得勒”等多幅作品。
安徽博物院展览部一名负责人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羊成为人们对福瑞祥和、美丽幸福、恭顺知礼的情感寄托。羊的形象也在这次展览的艺术家的手下,幻化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为合肥市民带来了一次视觉的享受。
观众参观热情高
这次展览的现场,我们看见许多老人、学生来参观,还有家长特地带着孩子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看到现场还有艺术家给观众表演剪纸艺术,观众们也获得艺术家的剪纸作品。
一位本报忠实读者的吴大爷告诉记者,他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文物展。吴大爷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通过这次展览可以更好地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不会让非物质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有利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物展览是一座连接历史和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在众多优美的展品中欣赏我们的艺术,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文化。
记者也采访到了一位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生卜敏。她表示,当得知省博物馆要举办这个关于羊题材的文物展览后,早早地赶来了。她说:“这次展览的物品太精美了,每件不同的展品都凝聚了那个时代制作者精巧的构思、高超的工艺。虽然跨越了很长的岁月,但是它们仍然很美。通过这次展览,我既开阔了视野,也从另一个方面领悟到了安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推动安徽文化的发展。”
羊的形象历来是可爱的、温顺的。羊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是人类的亲密伙伴。羊年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这次展览给合肥市民带来了羊文化的艺术欣赏,给每个人送去了羊年的祝福,也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祥和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