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动态 >> 美索不达米亚:国王神兽和楔形文字的世界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动态 >> 美索不达米亚:国王神兽和楔形文字的世界

美索不达米亚:国王神兽和楔形文字的世界

作者:佚名      藏品动态编辑:admin     
早期行政泥板书,公元前 3300 至前 3000 年,可能源自乌鲁克。 早期行政泥板书,公元前 3300 至前 3000 年,可能源自乌鲁克。

  文/韩见 图/香港历史博物馆提供

  正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探本溯源—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展”上,最“年轻”的文物距今也超过 2500 年,最老的则超过 5000 年。置身于 170 余件年代如此久远而且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展品之中,不真实的感觉很强烈。一张名为“莱昂纳多和凯瑟琳·伍雷一九二八年在王家陵园进行挖掘”的黑白照片将人拉回现实,提醒观众这些摆在展柜里看起来就像昨天还在使用的瓶瓶罐罐、饰物、滚印,其实已经在地下埋藏了数十个世纪。

  在提及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加文明这类神秘的古文明时,人们很少首先从考古挖掘工作讲起,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遗迹被发现也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不过既然展览提供了这条线索,就正好可以通过英国人查尔斯·莱昂纳多·伍雷进入这段历史。1922 年,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考古学家的伍雷,代表大英博物馆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的乌尔城展开了考古挖掘工作。伍雷研发出许多先进的考古技巧,比如用蜡和石膏抢救、保存出土文物。此外,他对乌尔古代遗迹内极度复杂的地层也有深入了解,并能熟练地作出解读。挖掘工作每年都要花上数月时间,一直持续到 1934 年,是当时在伊拉克进行的同类工作中规模最大的。虽然每次挖掘都雇佣了数以百计的工人,但大部分精细的工作,包括恢复整个王室墓葬的遗留,都是伍雷和妻子凯瑟琳(Katherine Woolley)两人亲自负责的。1925-1930  年,马克斯·马洛温曾作为伍雷的助手在乌尔工作,他后来主持了尼姆鲁德的挖掘工作。他的妻子,正是著名的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她这样描述在乌尔期间对伍雷的印象:“他透过充满想象力的双眼观察事物,这个地方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而且自数千年前便一直存在。不论他身处何地,他都有能力令该地过去的情况重现。”

  伍雷主持的这项工作成果颇丰,将乌尔城的大片城区呈现在世人眼前,包括神殿、公共建筑物和房屋,其历史可追溯至不同时期。其中最精彩的发现,要数一座建于早王朝三期(公元前 2600-2300 年)的陵园。陵园中有数以百计的墓葬,伍雷根据这些墓葬的构造、陪葬品的数量以及陪葬者的痕迹,认定其为“王室墓葬”。当时,伊拉克政府的古文物法例准许考古学家获得部分出土文物,因此伍雷挖掘的文物一半留在伊拉克,另一半则由大英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平分,因此,现在的大英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物收藏。2003 年伊拉克陷入战火之后,当地的博物馆及考古遗址遭到破坏,自那时起,大英博物馆又参与了伊拉克的文物保护工作,协助保存伊拉克的各种珍贵文化遗产。现在,大英博物馆正参与巴士拉一所新博物馆的筹建,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携手推动巴比伦的保护项目。

  除非亲自去到两河流域,走遍每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否则由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这些文物,也许是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全面的展示了。展览分为“苏美尔”、“亚述”和“巴比伦”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苏美尔”中,许多展品得益于伍雷的发现。对苏美尔人来说,乌尔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乌尔当年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的入海口,公元前 6000 年左右就有人居住。在乌尔发现的王室墓葬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唯一的一座,通过墓葬里的陪葬品和殉葬人的情况,可以大致推想苏美尔王室当年的奢华生活和风俗礼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两件电镀复制品,分别是“麦斯卡拉姆杜格的碗”和黄金制“青金石把手碗”,这是由于当年决定由伊拉克保管的一些文物需要修复,暂时被送往大英博物馆,在文物被送返前,一位伦敦金匠制作了品质极高的复制品,这两件展品如今成了对乌尔考古工作的独特记录。

  在有关亚述时期的所有展品里,宫殿浮雕最令人赞叹,它们都可以算作宫殿装饰,但内容各异,有的是守护国王和宫殿的象征性图案,有的记录战争,有的则表现了当时王室的狩猎活动。纳齐尔国王的尼姆鲁德西北宫殿便大量采用刻有魔法精灵和树木图案的装饰,展出的一块浮雕中,带翼的鹰首精灵右手拿着亚述文化中被认为是净化器的圆锥体,左手拿着水桶洒下甘露,据说圆锥体和水桶的意象源自于枣树传播花粉的传统方法。精灵右边是一棵圣树,在亚述地区代表大地肥沃和丰收。浮雕上方的文字重复出现在纳齐尔宫殿内数以百计的浮雕上,因此被称为“标准铭文”,铭文语气夸张,列举国王在诸神的支持下如何战无不胜,还提到了浮雕本身:“我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制造了山与海的野兽,命它们驻守门户。”

  提尔吐巴之役,石灰石,约前 660 至前 650 年,源自尼尼微 西南宫殿。

刻有神祇的蛇纹石印章,前 2300 至前 2150 年,源自乌尔。刻有神祇的蛇纹石印章,前 2300 至前 2150 年,源自乌尔。 垂死的狮子,约前 645 至前 640 年,源自尼尼微 北宫殿。垂死的狮子,约前 645 至前 640 年,源自尼尼微 北宫殿。

  虽然象征和狩猎主题的浮雕都无比精美、栩栩如生,但它们都在一组名为“堤尔吐巴之役”的战争浮雕面前败下阵来。它由约 10 块高和宽都在两米左右的石板组成,描述了亚述巴尼拔统治下的亚述与伊朗城邦伊兰交战并取得胜利的经过,展览只展出了其中 3 块。亚述人在组织画面时似乎没什么规律可循,整个故事的排布完全是散乱的,好在每一个场景边上都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说明,使得掌握了这种古老文字的人得以还原当时的战争场面,并用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在展览中,否则参观者真的很难光靠图案拼凑出故事的原貌。不过即便没有文字说明,雕刻本身的纯熟技法和无处不在的有趣细节也都让人不由想要反复观看。比如,由于浮雕人物众多,长相乍看之下又比较相像,怎么才能找到伊兰国王托曼呢?他的帽子就成了重要的线索。托曼戴的是一顶有羽毛的王室帽子,表明他的身份,战车被撞之后,托曼栽倒在地,帽子掉了,露出了靠后的发际线。后来他找回了帽子,却被亚述人从背后用箭刺中,并割下了首级。在战争中被割下首级的人不止托曼一个,因此在随后的场景中,靠后的发际线便成了辨认他的标志。

  带领亚述取得战争胜利的亚述巴尼拔,还在亚述王朝将巴比伦纳入管辖的时期,组织过巴比伦的重建工作,展览中一块纪念碑刻画了头顶篮子、如建筑工人一般的形象,这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理想的国王形象。不过尽管石碑记录他推行德政、重建巴比伦,亚述巴尼拔并没能阻止内忧外患导致的亚述帝国的衰落,在他死后不久,巴比伦将军就夺回了王位,从此进入了巴比伦复兴的时代。

  我们对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总体上是模糊的,除了中学历史课本上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中苏美尔或两河流域的片言只语,比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用来书写它的楔形文字,一般人对在这片广阔、肥沃的土地上生息发展数千年的或许是人类最重要的古文明所知甚少。这个展览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在一个刻满楔形文字、雕满国王与神兽的空间中,慢慢随着参观的脚步,梳理出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等先后在这片土地上兴衰浮沉的王朝脉络。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