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斯收藏馆,位于一座“二战”时期的碉堡。该碉堡建于1942年,后由Realarchitektur建筑事务所(成员有延斯·卡斯帕Jens Casper,佩特拉·彼得松 Petra Petersson, 安德鲁·斯特里克兰Andrew Strickland等)重新设计。以距离欧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政治中心柏林不过几步之遥,如今的波洛斯收藏馆,已是游人必到的一大景点。
2003年,克里斯蒂安·波洛斯(Christian Boros),一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即进军当代艺术收藏领域的世界顶级藏家,从日本发展有限公司(Nippo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GmbH)手里购得了这座建筑,并将之改造成一处艺术空间,以安放他那庞大收藏中的一部分。2008年,波洛斯收藏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开馆的第一展,即吸引了超过120,000名访客。展览中,有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圣地亚哥·塞拉(Santiago Serra)、莎拉·卢卡斯(Sarah Lucas)等人的作品。该碉堡乃是前纳粹的防空避难所,放在这样既有挑战性,又引人共鸣的空间里,这些作品未免被彻底解构,而变成令人感觉意味深长的室内摆置。
该碉堡本身的历史,即颇丰富。它原用于保护在空袭中,来到弗里德里希大街火车站的游客。这座日后列入了文化遗产清单的建筑,最初所依据的,是建筑师卡尔·博纳茨(Karl Bonatz)设计的模型。它的四个立面,都是一样,由混凝土建成。其灵感来自于古典建筑,但补以细节。它的设计,在功能上非常完善,以致五层的空间,能容纳多达3,000人。四个立面,各有两个出口,连接着交叉而上的两条楼梯,可让大量的人同时快速进入楼内。战争结束后,这座碉堡有过少许的增改,一度用作水果仓库,在最近些年还曾做过电音俱乐部。整个1990年代里,它还曾用以做剧场表演,或举办其他的派对之类,有时亦不尽合法。整个建筑——长38米,高16米,钢筋混凝土墙厚达2米——要想重新改造,应说相当困难。但自2004年始,建筑师延斯·卡斯帕,佩特拉·彼得松, 安德鲁·斯特里克兰等决定实现这个意图。“就将在这里做些什么,我们不得不说了很多”,卡斯帕说,“很多。”这栋硕大的五层混凝土建筑,也是这位出生于波兰的收藏家和广告企业家克里斯蒂安·波洛斯和他的妻子卡伦(Karen)的家。他们就住在这碉堡顶层的公寓里,其上覆盖的,是一庞大的三米厚钢筋混凝土屋顶。相比于厚厚的混凝土墙,透过公寓的玻璃立面,可环览周遭城市景观。
克里斯蒂安·波洛斯,他购买艺术作品的生涯,已达数十年之久。他的收藏之旅,始于19岁时。他购买的第一件作品,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直觉》(Intuition)”,花了他24德国马克。“我念完中学时,就准备开始收藏艺术品了。我用了父母给我作毕业贺礼的钱,去买了约瑟夫·博伊斯的直觉箱。但要到1990年,我的收藏才变得认真起来。当时我和我的教授之间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我用广告赚到了钱,就将一部分回馈予艺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艺术予我甚多——灵感,力量,能量——我感到惟一公平的,就是借由收藏艺术品,来回馈予它。”这些年里,波洛斯的收藏心态很自然的有些变化:“收藏艺术品与购买艺术品,是很不同的两件事,”波洛斯说,“我起初购买艺术品,只为装点我的公寓。随后,当我决定收藏和利用储藏空间时,有好多年里,除了大型的雕塑,我什么都没买。是卡伦带我走到那的。”“当你收藏了30年后,艺术变了。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我买的油画,是三米、五米的。它们喷薄而出,面向未来,很正向。我们最近购买的作品,与15年前相比,比较阴郁,也比较小,比较有批判性。”
一旦做了决定要将他们的收藏公之于众,这对夫妇很快就明白了哪一类空间适合它。波洛斯夫妇认为,它应当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在那里,空间与作品可相得益彰,亦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召开一场永不完结的对话。“在找到最合适的空间做收藏馆前,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四处寻找。我的愿景很清晰,即它得是一处经转化而来的空间,尤其是在柏林这样迁变不息的城市,你去打造一个新的什么东西,真是毫无意义。我第一眼看见这座碉堡,就立即认定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完美空间。”这对夫妇并不害怕冒险。在历经四年的紧张改造后,他们开放了收藏馆。虽然他们也不太确定,这样冒险的选择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前景如何,我们开门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有无人会进来看。”结果第一个展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对夫妇因而决定,在四整年里,将一直开放。期间,有艺术行家提供的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