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文
传统制造业城市伯明翰以文化为主线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创造出8000个就业岗位和每年1.8亿英镑的经济收益,城市新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界投资;伦敦借奥运之机,将城市东区改造成为英国最受瞩目的现代艺术新区,保证了东西区平衡、健康发展;老工业基地利物浦巧用“欧洲文化之都”身份,巨额投资推动文化新都建设。
20世纪后期,城市群的兴起推动城市功能从中心向城市群转移,传统大城市承受着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面临衰退的危机。在此背景下,英国提出了“城市复兴”的理念。
根据伦敦规划顾问委员会的定义,“城市复兴”指的是以全面和融汇的观点及其行为为导向解决城市问题,为一个地区寻找在经济、物质、社会、自然环境方面得到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在英国的城市复兴进程中,文化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城市复兴实践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伯明翰:文化为旧城改造注入活力
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是典型的工业制造业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伯明翰市政厅制定了宏大的市政改造长期计划,仅2010年9月启动的二期规划即跨越未来20年,预计耗资100 亿英镑。
伯明翰以运河为中心,改造布林德利区。沿运河两岸兴建一系列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等商业设施和图书馆、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配以办公楼和住宅,组成一连串炫目的公共广场和华美建筑群,创造了8000个就业岗位和每年1.8亿英镑的收入,同时整合、改造现有的酒店、购物中心和各类会议场所,形成新的城市商业圈。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形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包括700家跨国公司在内的共5万家公司在此落户,带动区域生产总值比金融危机前增长9%以上。目前,每年的公务或旅游人数近3350万,贡献经济总量的16%左右。文化为老旧的工业城市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
伦敦:借奥运会之机平衡城市发展
2005年,伦敦申奥成功。英国政府和伦敦市政府将奥运中心区选在了伦敦东区——一片充斥着破败贫民区和大批蓝领工人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地区。7年的奥运筹办期,政府与社会共计投入93亿英镑,修建奥林匹克中心区及主场馆群,整修升级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奥运会开幕前4个月就成立了“伦敦奥运遗产公司”,专职负责处置奥运遗产,尤其是赛后场馆改造和利用,遵循“清理、联系、完善”的思路,逐片改造完善,逐年对公众开放,奥运中心区现已变身为伊丽莎白女王公园,惠及当地民众。
东区环境的改善和老旧厂房低廉的租金,还吸引了大批年轻艺术家聚集于此。画廊、酒吧、咖啡店、俱乐部、饭店随即出现。以奥运中心区为中心的改造,总共投资近130亿英镑,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其中1/5提供给当地居民。改造后的东区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创新和宜居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大大改变了伦敦东西不平衡的状况。
今年2月,伦敦市长约翰逊向古根海姆基金会伸出橄榄枝,希望对方能够成为伦敦市的合作伙伴,在奥运场址建立一座美术馆。此外,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计划在这里兴建一座既能举办临时性展览又可作永久藏馆的建筑。伦敦大学也计划在此建立设计学校和文化中心。随着大批艺术场馆的建成和艺术家的聚集,伦敦东区将成为英国最受瞩目的现代艺术新区。
利物浦:工业老城变身文化新都
历史上的利物浦曾一度号称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港。然而,二战期间,利物浦遭到了重创,几乎完全被摧毁。尽管经过战后重建,利物浦港的地位很快恢复,但随着英国重工业的逐渐没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老工业基地面临严峻挑战。利物浦当局一直试图对城市进行改造,振兴这个老基地,但效果甚微。
2000年,利物浦申办欧盟“欧洲文化之都”,共投入2亿多英镑用于城市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利物浦击败了伯明翰、牛津和布里斯托等竞争对手,当选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举城上下一致认为这是利物浦谋求城市复兴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分析机构认为,成功申办“欧洲文化之都”有望带动20亿英镑的投资,创造1.4万个就业机会并额外吸引170万游客。2008年,为期一年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拉开序幕,利物浦加快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从工业老城蜕变为文化新都。
英国政府从利物浦的成功案例中看到了文化对于创建城市名片、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以及提高地区专业文化、艺术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受此启发,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策划实施了“英国文化之城”项目。2013年底,英格兰的赫尔以“走出阴影的城市”为竞选主题,从11个申办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2017年“英国文化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