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动态 >> 研究汉代考古:国内外专家聚焦徐州汉墓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品动态 >> 研究汉代考古:国内外专家聚焦徐州汉墓

研究汉代考古:国内外专家聚焦徐州汉墓

作者:佚名      藏品动态编辑:admin     
10月11日至13日,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 10月11日至13日,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

  中国江苏网10月20日讯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市政府、南京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博物馆承办。自2004年开始,这一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在国内汉代考古成果突出的城市召开。而今年,这份荣耀被“奖”给徐州。共有19个省市36家考古研究机构、11所高校的教授及德、英、日、韩、中国香港从事汉代考古研究的学者130多人参会,进行了十场专题报告会,提交了98篇学术论文。

  作为汉王朝的发祥地和两汉文化的集萃地,徐州获此殊荣实至名归。在外地专家们的眼中,“研究汉代考古,徐州是圣地,非来不可。”

  徐州考古何以有如此底气,在业界专家的眼中,徐州又何以有如此魅力?借助从研讨会上获取的诸多信息,记者为您“扒一扒”徐州汉代考古的那些稀罕事。

  这里积淀丰厚的实物资料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眼中,选择徐州作为今年会议的举办地,是因为“徐州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汉代考古发掘、汉文化研究的重镇。就地市级单位来讲,徐州拥有的人才、研究力量和成果在全国名列前茅。”

  之所以名列前茅,与徐州汉代考古本身起步就早不无关系。据徐州博物馆馆长李银德介绍,徐州汉墓正式的科学考古发掘始于1952年初的茅村汉画像石墓和1954年睢宁朱集九女墩画像石墓。前者由王献唐先生等发掘,后者出土玉衣片。

  62年来,徐州已考古发掘两汉各类墓葬1000多座,发现两汉的王和王后陵墓10处共22座。其中,西汉楚王(后)陵墓8处18座,东汉彭城王(后)墓、下邳王(后)两处4座。此外,还发掘了10多处重要的两汉中小墓群,以及近70座完整的汉画像石墓。

  王国都城的特殊地位和徐州周围石灰岩丘陵地貌,使徐州的汉代陵墓保存较好,特别是墓葬的形制和结构保存完好。六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和发掘,积累了大量的汉代陵墓资料,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2004年调查的羊鬼山王后墓(狮子山楚王陵墓主王后墓),发现其随葬品特征与驮篮山汉墓接近,在形制结构上也与驮篮山M2号汉墓特别相似,为研究狮子山与驮篮山楚王(后)陵间的形制演变、时代先后佐以新的实物资料;2010年卧牛山M2、M3号汉墓被盗,清理后发现这是一处规模、形制结构与小龟山楚襄王刘注墓比较接近的某代楚王(后)墓,墓内出土了半两钱币,表明其年代较刘注墓为早,证实了有学者提出的,北洞山和小龟山楚王墓之间可能存在缺环的问题。”李银德说。

  对汉墓的考古和研究除历史意义,重在其现实意义。李银德表示,在所有的汉墓考古中,徐州在诸侯王陵墓考古方面,特别是西汉楚王墓考古,成绩斐然。发掘的每座楚王(后)墓与史书中的记载正形成日渐清晰的对应关系。“在汉代帝陵尚未发掘的今天,诸侯王以降的墓主身份和等级无疑对于研究区域社会等级、全面反映汉代各阶层的社会结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目前已发掘的8处楚王(后)陵墓出土了大量重要的珍贵文物,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研究楚王陵制度的重要材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说,“西汉王朝国土虽大,当时的诸侯王国也多,但楚王陵的考古对于研究西汉的帝陵制度、诸侯的王陵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我是做西汉帝陵研究的,在主持发掘汉景帝阳陵时,第一件事就是把楚王陵的资料拿来看一看,找到相关、相近的东西去实践并验证。”

  “目前,全国的诸侯王墓不在少数,徐州的楚王墓是序列最清楚、调查发掘最全面、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多数墓葬已找到,而且很多做了发掘,如狮子山、北洞山、小龟山等汉墓,有完整序列,很多墓葬的墓主人都已确认,这在全国诸侯王陵研究中不多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说。

  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研究馆员刘照建则表示,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在汉代陵墓考古方面确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丰厚的历史遗迹,为研究西汉楚王陵墓制度、搞清楚西汉楚王陵墓发展演变的规律性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这对今后找寻尚未发现的4座楚王陵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这里汇聚前沿的学术观点

  考古学的魅力就在于,通过一件件实物或者一个个遗迹去透视古代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在此次学术论坛上,很多新观点涌现、碰撞,让我们对引以为豪的汉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

  观点一:确认前三代刘姓楚王墓的序列

  徐州发现的8处楚王墓,时代顺序如何,墓主是谁,一直众说纷纭。随着新墓葬的挖掘,新证据的出现,新观点也在不断涌现。

  2013年,刘照建发表在《考古学报》的论文《徐州西汉前期楚王墓序列和墓主及相关问题》,为未有定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著名考古学家黄展岳认为,刘照建的见解,冲破过去讨论的瓶颈,把徐州西汉楚王墓的序列认识提升了一大步。

  在本次研讨会上,刘照建的观点被专家普通认可。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长梁勇表示,刘照建的论文提出两个鲜明的观点:第一是进一步确认了狮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楚王墓三座楚王墓墓主分别是刘交、刘郢客与刘戊的。第二就是,认为第九代至第十二代楚王(即汉宣帝后裔楚王系统的楚孝王刘嚣、楚怀王刘文、楚思王刘衍、楚王刘纡),墓葬应为楚王山一、二、三、四号墓。

  “刘照建先生关于狮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驮蓝山楚王墓三座楚王墓是最早西汉同姓楚王墓的先后顺序的论证是其最具说服力的。”梁勇表示。但他对刘照建的第二个观点有不同的思考。

  “资料是学术讨论的基础,很多争论源于资料没有公布,徐州汉楚王墓群仅仅出了一部发掘报告,应该加快资料的整理工作。”梁勇表示。

  观点二:西汉对力学的研究很深入

  在研讨会上,来自泰州市博物馆的周金波以北洞山楚王墓为例,发表了自己对徐州西汉楚王墓建筑的力学研究。如此跨学科的新颖角度,让许多考古界人士倍感新鲜的同时,也深受启发。

  周金波说,在诸多楚王墓中,北洞山楚王墓的建筑结构最为独特。该墓由墓道、墓葬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该墓的顶部结构有原生顶、再生顶和人造顶。从目前已公布的材料来看,楚王墓中运用人造顶的,仅见北洞山汉墓附属建筑的人字坡顶。

  “相较于原生顶、再生顶,人造顶可看作为真正的人造建筑。除了反映丧葬思想等观念以外,还集中反映时人对房屋建筑的建造技术、建筑力学等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周金波说。

  通过对北洞山汉墓中原生顶、再生顶及人字坡顶的力学分析,可知西汉早期通过石质材料构建上述三种顶部结构,此外,当时还创造性地使用中柱,使得以北洞山汉墓为代表的汉楚王陵墓两千年后依然能够保存完好。“北洞山楚王墓附属建筑的人字坡顶建筑结构可承受重达37米至61米厚土壤的重量,完全可以承受包括帝王墓在内的高大封土对其的压力。”

  周金波说,重要遗址、墓葬的原址保护方案的制定与保护施工,都应建立在科学测定、计算等基础之上。徐州汉楚王墓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1年6月已入选首批“江苏大遗址”项目,势必对遗址今后的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对北洞山楚王墓建筑力学的剖析、计算与研究,对徐州汉楚王墓群保护方案的制定和具体的保护施工,能起到积极作用。

  观点三:盛世墓葬内也有女兵俑

  说起女兵俑,考古人士首先想到的定是1992年—1993年,咸阳汉阳陵南区2号从葬坑北部出土的200余件女骑兵俑,这些女骑兵俑“披有朱红色细甲,左侧挎长剑。所跨之马,均系木雕,表涂色彩”。

  时隔十余年,2004年—2005年,在徐州羊鬼山王后墓东侧发现陪葬坑10余座,编号为K2、K4、K5三座坑中共出土各类陶俑400余件,徐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刘超通过研究,认定这其中有100余件为女步兵俑。这也是徐州首次发现的女兵俑。

  “从发髻特点看,前额发中分,后梳束成螺髻,为典型的西汉女性束发形象。”刘超说,但其身着右衽曲裾深衣,腰际束带,外衣垂不及地,下身着裤,足蹬齐头靴,这与深衣博袖,襦裙曳地的女侍俑等的装束又有明显差异;从肢体形态上看,左臂屈曲向前,右臂下垂,两手半握,呈把握械具状,与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发辫式男兵俑双臂姿态相似,“所以应该可以断定是女兵俑。”

  凡有女子参与战争的时期,时局均是战乱频发、民生凋敝,羊鬼山王后墓女兵俑所处的时代环境,应属“和平年代”,并不短缺男兵,以致需要女子从军。那么这些女兵俑是什么性质的兵俑呢?

  “从陪葬坑的性质来看,其十余个陪葬坑,分为陶俑坑、陶瓮坑、铜器坑等。女兵俑所在坑中伴出女侍俑、仪卫俑等,并不具备单纯的兵俑坑的性质,与从属于楚王的狮子山兵马俑坑的性质截然不同,其反映的是王宫厩苑、王族生活的场景。从陪葬坑的从属关系看,其位于王后墓所在的羊鬼山东侧缓坡一带,远离狮子山楚王墓,从属于王后墓无疑,狮子山兵马俑、杨家湾兵马俑、汉阳陵帝陵从葬坑并不见女兵俑出土。”刘超分析,这批女兵俑应为王后宫中类似于侍卫皇帝的“中郎”人员,是保卫王后宫闱或王后的侍卫。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