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影公司制作全油画电影《爱凡·高》 纪念凡·高逝世一百周年
在手绘动画快要成为古董的今天,你能想象一部80分钟的动画电影不仅由56800帧绘于帆布上的画组成,而且全部都是油画吗?今年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由位于英国和波兰的BreakThru电影公司出品的《爱凡·高》(Loving Vincent)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以凡·高的120余幅原作和200多封他写的信向其致敬,并将成为第一部全油画电影。
40位画师、120幅原作
200封信、56800帧油画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部作品?BreakThru引用了凡·高写于1890年的遗言:“我们只能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别无他法”。于是,他们决定依凡·高之言用画呈现这位天才画家的一生。在召集了40位画师,经过6周的集中培训后,他们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为的即是用凡·高自己的画理解凡·高,希望为凡·高离奇的自杀之谜提供哪怕一星半点的线索。
为了制作这部电影,BreakThru专门建造了一个名为PAWS的工作站(Painting Animation Work Stations)。在这里,画师们并肩工作了三年,每人有一个开放式的隔间,以便随时交流。
《爱凡·高》不仅致敬了凡·高,亦是对传统手绘动画艺术的一次致敬。影片中所有的动态都由一帧帧的手绘单画构成,而这些画作全部基于凡·高的原作。他们复活了凡·高画笔下的人物。当凡·高的人生由这些画中人来讲述的时候,事情就变得有趣了,因为这一个个人物都是凡·高的老友,由他们来念出他的书信,讲述他的生平,再合适不过。
BreakThru在制作《爱凡·高》的资金筹措上也与众不同:除了常规的投资人渠道,还通过众筹网站Kickstarter募集资金,亦通过开发该影片的周边产品来获取收入。2014年3月,当他们的众筹项目关闭时,募得的资金已超过预计的4万欧元的目标。
影片的拍摄过程基本上一帆风顺,只有在招募画师的时候遭遇了一次危机。当时,两位制作人休·威尔士曼(Hugh Welchman )和大卫·帕菲特(David Parfitt)希望在英国本土招募到足够的画师,却发现英国本土并没有足够的画师来完成这项工作。修·威尔士曼表示:“英国的艺术学校太过注重抽象的艺术,而缺乏具象绘画训练的基本功。甚至,极少数的英国艺术家能够好好地画素描,然而在面试过程中,高达320个波兰艺术家有很强的基本功。”另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是,在初选的60位艺术家中,只有6位以画画为生。用威尔士曼的话来说,“具象的绘画需要高强度且传统的训练,在英国就是没有这样的环境。”
为了制作这部电影,BreakThru专门建造了名为PAWS的工作站。在这里,每个画师有一个开放式的隔间,以便随时交流。 56800张油画复活凡·高的世界影片的核心
来自书信中的真实凡·高
2010年1月16日,英国皇家学院向公众展出了文森特·凡·高的部分作品和书信,并成为当年艺术类展览中的重磅炸弹。而威尔士曼亦因为当年排队5小时只为一睹凡·高的书信而决定拍这部动画,并最终由这些书信构成这部影片的核心。
在这些书信中,有凡·高24岁时在阿姆斯特丹学习神学时写给一位朋友的吊唁信。凡·高研究专家卢伊藤说:“从中我们能感受凡·高当时所想,他知道如何安慰一个悲痛的父亲,并痴迷于各种宗教。”
他亦会在信中和亲友讨论自己的阅读,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和法国小说家埃米尔·左拉都对他影响很深。信件不仅揭示了凡·高深刻的内心活动,还透露其不为人知的性格侧面——他是个有不安全感和强迫倾向的完美主义者,内心充满自我怀疑。
凡·高在写给弟弟特奥和伯纳德的信中会详尽讨论作品中的缺憾,俨然一个最刻薄的评论家。他曾在一封信中粗略提及正在绘制的一幅吊桥画,之后却愤怒地用刀将其损毁。
人们普遍认为,凡·高是一名浪漫的艺术家,在情感冲动下成就经典。卢伊藤却认为书信揭示出相反事实:“他绘画谨遵步骤,花费很长时间润色精炼,并为每幅画写一段结语。很多人认为,他在画布上随意挥舞,但如果你看到书信的手稿,就会发现他在不断修改。”
1890年7月10日给特奥的最后一封信中,凡·高讲述了自己最近创作的三幅画作,还写到他已精神崩溃,预示死亡即将来临。但在随后的信中,凡·高的语气又变得充满希望,“杂乱无章的天空下有大片麦田,我没有必要表达悲伤与孤独。”
2002年,休·威尔士曼成立了BreakThru电影公司。他们由制作短片起家,擅长以传统的艺术手法讲述经典的故事。2008年,他们凭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彼得与狼》摘得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享有“动画奥斯卡”美誉的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因此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