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24个展厅 陈列着美、俄等国各类骨灰级飞行器
本报特派记者 屠晨昕 文/摄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的军事博物馆享受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它的军力与军事科技一样独步全球。
各类军博遍布全美的城市、高校、机场、港口甚至军事基地,向公众开放,让军迷们垂涎。
借着赴美国东部之行的机会,记者专程走访了位于威尔明顿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纪念公园、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以及位于纽约的“勇猛”号海空天博物馆,这三家是美国空天博物馆和海军战舰博物馆的杰出代表。
近日,记者拜访了华盛顿市中心的史密森尼博物馆区,慕名参观了这里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简称NASM)主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
展品绝大多数
是原物或备用实物
1976年7月开馆的NASM,是著名的史密森尼博物馆学会创建的众多博物馆之一,在周边的一长溜欧式古典建筑以及国会山的衬映下,NASM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构成的现代化建筑格外惹眼。头一年的参观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创下美国各博物馆最高纪录,现在每月接待观众也达10万之多。
NASM主馆是航博中罕见的专用兴建的大型建筑,位于华盛顿最核心的心脏地带——国会山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使其拥有其它航空博物馆无法媲美的人流量,也体现了美国人对自己“飞机王国”地位的重视与自豪。
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馆内陈列品没有“请勿动手”的标牌,观众可以随意拍摄展品,甚至触摸部分展品。
不过,当记者在二楼举着自拍杆在X-15火箭飞机前留影时,一位工作人员却上前劝阻,表示使用自拍杆是禁止的。事后记者浏览新闻发现,就在3月上旬,美国各大博物馆开始对“自拍神器”说NO。
随处可见
各类骨灰级飞行器
进入NASM主馆,随处可见令航空迷和军迷尖叫的无价之宝,一个个人类探索天空的里程碑。
在这个博物馆的两层24个展厅里,有所有飞机的“老祖宗”——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的实物,有一战空中骑士们的座驾——德国福克E型和英国“骆驼”战斗机,有首度横跨大西洋飞行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实物,有中途岛海战的功勋战机——美国SBD“无畏”舰载俯冲轰炸机,有二战五大经典活塞战斗机——德国Bf-109、英国“喷火”、美国P-51“野马”、日本A6M“零”式和意大利马基202战斗机,有二战后期出现喷气式战斗机的鼻祖——德国Me-262、英国“流星”和美国XP-59,有首次突破音障的X-1火箭飞机,有有史以来飞得最快最高的有人飞机——X-15火箭飞机,有首次实现不着陆环球飞行的“漫游者”号飞机,还有充满后现代气息的无人机——X-45、“捕食者”……
而导弹和航天器在这里似乎比飞机更抢眼。大堂一侧,并列摆放着苏联SS-20中程弹道导弹和美国潘兴II短程弹道导弹,非常惹眼。在跨越三层楼的巨大的航天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庞大的航天器实物——竖起来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横放的“阿波罗-联盟”宇宙飞船对接综合体。这里还有德国V-1、V-2导弹,有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有阿波罗11号登月舱(模型)和指令舱(实物),更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深空探测器等等。
NASM的志愿者
可是教授哦
据悉,NASM每年可获得国会的专项拨款,用于雇员薪水和日常运作费用。2008年NASM的经费约为2800万美元,其中官方拨款1733万,信托基金432万,各类捐助484万,其它政府项目240万。
根据2013年的资料,NASM目前正式雇员有260人,活跃的志愿者多达600多,来自社会各阶层。他们接受统一培训,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导游讲解、咨询接待、青少年教育等工作,也参与整理资料、协助研究、维护修复等内部事务。
记者在此遇见一位50多岁的、长得有点像林肯的大叔,在滔滔不绝地向各国游客讲解着展品背后的种种精彩,无论是介绍“圣路易斯精神”号英雄林白的传奇,还是解释为什么苏联N-1火箭连续四次发射失败,他的讲解都十分流畅生动,渊博的专业知识与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令人折服。记者与他简单交流得知,他是本地高校的一位化学系教授,出于对航空航天的浓厚兴趣,在NASM当志愿者已经超过10年。 本报特派记者 屠晨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