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英媒称,上世纪20年代,一个人脉广泛、能说会道的美国东海岸冒险家带着一个马车队穿越中国西部。他的标志性装束是沙漠靴、斯泰森毡帽,还总是打出一面星条旗。粗糙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一名行家里手。兰登·沃纳学过艺术和考古,曾在波士顿美术馆工作。他的远征得到沃伯格、洛克菲勒和福布斯们的资助,任务是带回珍贵古董供个人或公家收藏。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4月25日一期文章称,沃纳使用了原始方法来劫掠艺术品。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他把浸透了稠胶水的布匹用力拍到湿壁画上,等它们干了以后揭下来,用这种方法从六个洞窟掠走壁画残片,但毁掉很多壁画。他撬下一尊3.5英尺高的唐代菩萨,用衬衫包起来运回北京,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颠簸了18个星期。
沃纳是《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一书里众多挖掘搜集古董的美国人之一,该书讲述了美国暴发户们如何大胆鲁莽地从旧中国掠夺绘画、雕塑、雕带、书画和文稿。外交官夫妇、商人、学者无不竭尽所能把各种艺术品据为己有。这些掠夺品通过铁路运到中国的港口再装船外运。当然,美国人是付了钱的,但往往微不足道。
侨居北京的乔治·凯茨跟沃纳一样,是一个“痴迷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哈佛大学毕业生。他对很多收藏家的品位颇为不屑,他也收购,但比较隐蔽。作为美国战略情报局特工,他在重庆工作期间为自己所属的美国间谍机构挖掘情报,也为国会图书馆搜集文物。布鲁克林博物馆—他于1947年至1949年担任其馆长—曾展出他个人收藏的明朝家具。上世纪50年代反共期间,凯茨陷入困境,被迫在一场拍卖会上卖掉他珍藏的明代桌椅。
《中国艺术品收藏家》笔调活泼,是一个文化探险故事,却又有着重大外交意义。使这些文物免于在中国内战中被毁的美国博物馆理应继续保留其藏品吗?假如中国想收回,条件应当是什么?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把这个问题交给市场来决定,鼓励中国有钱人在拍卖会上或者私下从交易商和藏家手里回购流失文物。但假如日益强大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产生了兴趣会怎样?两位作者认为,不管将来何去何从,必须先明确“我们是怎样以及为什么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作为第一步,他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