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及政府收到了美国和法国归还的共计380件文物,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古埃及第26王朝时期的一副木质彩绘棺材。这件被特意挑了出来,由缴获文物的美国移民执法局在华盛顿一场典礼上归还埃及政府。
这次归还行为是埃及近年来海外追索文物的努力成果之一。据埃及文物部公布,近六年以来,埃及一共收回约7000件流失文物。相比起另一些文物流失盗卖严重的国家,成果不可谓不辉煌。
西方国家凡有掠夺的历史,其国立博物馆几乎都有一个专门的“埃及馆”,用于摆放从这个文明古国掠来的文物。在文物持有方面,这些国家也一向强势,为文物归还设置了重重关卡,那埃及是如何成功收回这么多国宝呢?
建立文物追索局
在1983年以前,埃及文物流出国外几乎是以一种合法的方式,持有者(无论合法或非法持有)可以随意买卖,并无法律明文禁止。
1983年,埃及通过《文物保护法》,禁止私人持有文物或买卖,如此才刹住了文物走私几乎合法化的势头。
2002年是埃及文物追索工作的重要年份,文物追索局于这一年成立,隶属于文物部,专门负责文物追索工作。这个机构在寻回国宝方面功不可没,可谓是发现文物的“眼睛”,该局有专人负责盯梢国外各大拍卖行以及文物展出售卖信息,一旦锁定流失文物,便开始着手准备文物信息,归属证据等文档材料,之后由外交部出面,与目标国进行交涉,阻止其继续售卖和展出。
接下来双方的交涉会涉及到文档证据是否构成足够归还理由的问题,这也是世界文物追索的难点所在。对证据的认定,追溯期的长度等,国家间经常会发生分歧。埃及主要通过文物注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文物部会有专人对境内出土的文物进行拍照登记,即使流失,依然有文本记录可以用来追踪,不会成为“无头公案”。
此外,埃及还会加强与一些重点国家(尤其是文物的主要流失国家)执法部门的合作,譬如此次归还文物的美国移民执法。此次缴获的埃及文物,背后是一场持续五年之久的行动,代号为“木乃伊的诅咒”,目标是一个国际文物走私网络。自2007年以来,美国移民执法局已分四次归还了埃及几百件文物,此外还归还另外30个国家共计7800件文物,内容包括从法国绘画作品到蒙古恐龙化石。
埃及还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合作密切,将一些重要文物列入了该理事会的红名单,该理事会是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士组成的非政府组织,一旦在下属博物馆发现红名单所列文物,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以帮助流失国找回文物。
文物界有一个国际惯例:一国不能一方面听任自己的文物非法出境,另一方面又要求别国归还这些文物。如果这样,这个国家这方面的呼吁力度就会大打折扣。埃及在这方面底气也很足,在保护文物方面可谓下了大力气,海关口岸都设有文物走私检查点,还专门设立了旅游警察,应对走私贩和盗墓贼。在海关一旦检查到非法处境的文物,携带者都会被判以重刑。
2010年,埃及和中国在开罗签订了关于保护和返还从原属国非法贩运及被盗文化财产的协定。根据协定,双方将相互归还非法流出的文物。这类协议埃及和瑞士等欧美国家也相继签订。用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来打击走私行为,是埃及的另一个侧重点。
“先礼后兵”
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以上多种追索途径都需要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如果无法实现的话,埃及人也深谙“先礼后兵”的道理。
2009年,埃及要求法国卢浮宫归还5件装饰品残件,它们从古城卢克索一处墓地出土以后被盗,卢浮宫在明知“来路不正”的情况下依然购买了这些文物。
卢浮宫方面表示拒绝归还之后,埃及方面很快做出反应,宣布断绝与卢浮宫所有合作,不允许其在埃及从事任何考古活动,并且叫停了当时正在进行的一些考古工程。
两日之后,卢浮宫方面“低头服软”,表示愿意归还。2009年底,埃及时任总统穆巴拉克访问巴黎时,由法国时任总统萨科齐亲手归还了5件残件。
应该注意到,成功背后,埃及依然还有一些“硬骨头”没有啃下来,比如存放于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
埃及博物馆有这块石碑的复制品,这座藏品达几万件的博物馆,只有这一件复制品,可见这块碑的分量。拿破仑战败之后,英国从法国手里抢到了这块碑,目前是大英博物馆埃及馆的“镇馆之宝”,石碑上用三种文字刻着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由于可以相互对照,是解开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是文物部追讨流失文物的重点之一。
英国在过去几年里归还了埃及很多文物,但关于罗塞塔石碑,埃及政府跟英国讨要过很多次,英国始终不为所动严词拒绝,让埃及人咬碎了牙根。
除了罗塞塔石碑,还有几件很有分量的文物,如奈菲尔提提半身像、丹德拉星座石板等,都是埃及迫切想要收回文物的重中之重。
这个文明古国曾历浩劫,珍宝四散,太多的国宝依然在流浪,如何“完璧归赵”,依然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好在路已明晰,璧也完好,一切尚可努力。
文/秋池自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