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壶》。
《浪花提梁》。
《寿·壶》。
《称心》。
《39C》。
《点彩仿古·壶》。
《富贵如玉》。
《螭蟠》。
品位茶器
在挥汗如雨的夏天,恐怕没有什么能比一杯香茶更让人神清气爽,暑意顿消了。现如今,广州到处都是喝茶的人,一个茶文化已经浸染了大半个广州城。泡上一壶茗茶,让茶汁沿着喉咙缓缓而下,那感觉令人七窍畅通,满腹清香,而喝法又见“功夫”,活煮甘泉,慢工细活,在汲养静气的同时,留存一份夏日的清淡与悠闲。
品茗雅兴要与环境相宜,添上一把紫砂壶,不仅带来生活的情趣,更重要的是放松心灵,涤荡俗尘。摩挲把玩,如与老友对话,隽永悠长。真正出色的紫砂壶,不仅在造型、纹饰和色泽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实用方面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使用年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古雅,泡出的茶也越加醇厚芳香。
本版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李震林
古老手艺时代气息
始于宋、盛于明的紫砂壶,经“千度高温成器”,胎质古朴素雅,呈现“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材质与色泽美,被誉为“紫玉金砂”。作为华夏文明与茶文化的一种载体,紫砂壶除了卓越的实用功能外,其“温文尔雅而不张扬”的品性、内涵,颇吻合国人的审美取向,故自古以来,尤其是文化品位较高者,多有“紫砂情结”。
近日,一场名为“朱泥紫玉百壶展”在越秀区图书馆拉开帷幕。现场共展出的百余件陶壶,器形或方或圆,或花或棱,巧形、巧色、巧工,并融茶道、禅意于一壶,形成了紫砂壶独特的欣赏与实用价值,更融入工艺创新的设计元素。既有宜兴紫砂壶大师毛国强、储集泉、高永昌、束旦生、沈孟大等名家力作,也有广东潮州“壶艺世家”传人张瑞端、张瑞隆的“荆瀛轩”和百年老店“裕德堂”壶艺师的代表作与新作。
其中又以“裕德堂”的独创新品——“金魄系列壶”最引人注目。壶身金光赋彩,华韵夺目,养以清泉,壶表清润,更是浮光跃金,清泉淘洗,犹如静影沉璧,一扫潮州茗壶虽红颜而暗淡沉默之格调。据悉,潮州仙圃张氏手拉茗壶迄今传承超过百年,第四代传人在传统壶艺上力求创新,以宜兴紫砂泥与潮州朱泥相融合,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潮州朱泥与宜兴紫砂有异曲同工之美。广东岭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琳告诉记者,潮州朱泥壶发端于清朝中期,以传统的“手拉坯成形”,经60多道工序始成器。其造型简洁,色泽丰润,独具一格,富有返璞归真之气质和精致小巧之韵味,以及独特的粤东文化内涵,2009年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兴紫砂壶,还是潮州手拉壶,皆可从中品味其“泥、色、形”与“精、气、神”。
品茗玩壶宜养静气
壶中学问大,有人长年保持浓厚的兴趣,有人将其经营成事业,更多人将此视为生活方式。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瑞端看来,一把紫砂壶除了看泥色、造型、制作工夫外,还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
茶道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尤表现在茶器的形制上:“西施”、“石瓢”、“井栏”、“僧帽”、“掇球”、“如意”、“文旦”、“合欢”、“仿古”……无不充满浓郁的生活与艺术情趣。紫砂壶的美有多种。按紫砂泰斗顾景舟的说法,可抽象总结为形、神、气、态,同时艺术的欣赏则强调“通理得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感情,怡养性灵。
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兰田在《茗壶图录》中,把所收录的32把壶比作32位“先生”,赋予姓名字号,如姓方,名德,字至静,号萧山市隐;有温润如君子,有豪迈如丈夫,有丽娴如佳人,也有廉洁如高士,你会慢慢地熟悉它们的品性。一把紫砂壶,像知己,像至交,对话把玩,温润徐来。
晶光润光识紫砂壶
自紫砂壶走俏后,市场也出现泥沙俱下,乱象重生。现在消费者买把壶却本末倒置,追求矿料,仿佛是矿料就是壶,追求原矿,却又不识原矿,结果追得全天下都是原矿,都是老泥。如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又流传起“现在没真紫砂啦,不敢买紫砂了”的危言耸听的言论。紫砂行家吴国祥认为,根本问题是:不是没有真紫砂,而是不识真紫砂。
紫砂壶古称砂壶,有晶体光点的紫砂壶,是最好的紫砂壶;有润泽之光的,是很好的紫砂壶;至于状如和尚的脑袋油光锃亮的,那属于最差的品相了。在吴国祥看来,这个鉴别方法可谓精、准、狠,简单、准确、高效,一锤定音。
一把有晶润之光的紫砂壶,最后出窑的时候已经烧熟了,没有烧到结晶的紫砂壶不可能有晶润之光。其做工也必然是上乘的,没有上乘的抿针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净是不可能发出晶润之光的,否则烧出来多见泥浆色或水光多。进而言之,有晶润之光的壶,一定是用的好泥料。只有砂粒整齐、纯度高的泥料,砂粒才会相互固定,而杂质多或岩化不均的泥料,因烧结温度不同,显色不同,很难有晶润之光。
“要识紫砂壶,只要学会看晶光、润光就行了,这就是大道至简,往往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据介绍,晶光、润光和尚光,很多人认为都是光,没区别,导致基本上都是看颜色说泥。但紫砂被称为五色土、七彩泥,颜色变化是丰富多彩的,颜色不代表壶的好坏,光泽才是内在气质。当紫砂壶经过一段时间的擦养后,在不同深度的皱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真正的紫砂壶看起来不艳,强光下又不刺眼,给人以温润的感觉。”
当代名家作品
被炒到了数百万
当前,紫砂壶已经成为国内高净值人群谈论最多的收藏门类之一。以2008年的中国嘉德秋拍为肇端,紫砂壶成为一个专业的细分市场板块在国内也已经有8个年头。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一股“顾景舟热”,国内资本市场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紫砂壶的狂热追逐。
受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及宏观大环境影响,近两年拍卖市场上没有出现像往年千万元级别成交,但在“顾景舟热”席卷下,像徐汉棠、汪寅仙、顾绍培、何道鸿等当代名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已经被炒到了数百万元一把。据了解,业内所称的国家级大师作品,目前的价格已经普遍可以去到几十万元一把,而省级大师的作品也要几万块。此外 ,还有大量价格参差不齐的普通工艺师的作品。
在广州芳村、沙溪等专业的茶市场,几乎每一家卖壶的档口,都摆有各种各样的紫砂制品出售。而在一些高端私人会所,紫砂与绘画、雕塑、瓷器等其它艺术品一样,是每家场所必备的展品和玩品。目前,流通到市场上的紫砂壶并不只是来自宜兴当地,还包括散落在全国的其他地区的制壶工艺师,这个规模可能要数以万计。据知情者透露,其中存在的大师代工、价格炒作和以职称论价等问题,而一些购买者受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制约,则易受追风炒作影响,并未做到以作品为价值本位。
“买紫砂壶不等于紫砂壶投资,目前市场上并无专门的回购渠道。”据广东岭南工艺美术馆馆长杨飞武介绍,广州与北京、上海等地一样,皆由卖家、玩家组成的圈子里,乙从甲手中买壶,丙看好了又要求乙割爱,随着行情变化,甲还可能再从丙处回购。这个过程中,价格有涨有跌,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仅为升值投资,买壶前最好对此有透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