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战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传统文化从未中断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最强的原因就是其独有的文化。而古代艺术品是承载这一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这也是国人之所以喜欢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理由。
渡过了前几
某君,平时酷爱古代书画和《石渠宝笈》等书,无事便翻上一翻。逛琉璃厂、转旧书店,更是他的最爱。他对什么明四僧、清四王等明清画家的运笔特点和钤印、装裱方式烂熟于心。机会终于让他等来了。在一次保利书画春拍上,一幅王时敏的《仙山楼阁图》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幅画由于在流传过程中保管不当,有些破损。此画描绘的是长松高岭、溪水村舍,画中以两株粗壮茂盛的参天巨松压轴,远景是起伏连绵的群山,溪水从山中流出,至低处汇成大河,在山水怀抱中隐约可见幽静的楼阁……此画在笔墨表现上宗法黄公望,远观峰峦层叠、树丛浓郁,近看勾线空灵、苔点细密,其皴笔干湿浓淡相映衬,皴擦点染兼用,用墨明洁苍润,得自于董其昌的影响。从气韵上感觉,这幅画气厚力沉,全面展示了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是王时敏的一幅精品力作。卖家可能急于出手,委托拍卖公司上拍时底价不高,且拍卖公司认为该画品相较差,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连带着拍卖市场也进入了萧条期,故估价也低。最终,此君以5万元的起拍价拿得此画。他找明白人好生归置了一番,使之面目一新。又“窑”了几年,经济复苏,拍卖市场也逐步活跃了起来。此君看到时机已到,遂换了一家拍卖公司上拍,结果您能想到吗,拍了128万元。后来,拍得者拿到香港佳士得上拍,竟然拍了1050万港元。您翻了20倍,我翻了10倍,看谁本事大!真是高人后面有高人。眼看“螳螂捕蝉”,谁知“黄雀在后”!拍卖场就是如此,永远有比你有眼光的人在后面盯着。
抛开这个传奇故事,我认为要想在拍卖场上捡漏,可能有这么几个诀窍。
在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公司举牌。小拍卖公司由于名头小,遇到大名头的画作或者艺术品往往不敢要价,正如燕莎卖服装与天外天卖服装,价格的差距肯定不是一星半点儿。
艺术品市场也有低谷有高峰。在拍卖市场不景气时,瞄准自己心仪已久的藏品果断出击,往往是物有所值,甚至是大大超值。
避开大众和炒家关注的热点,专找冷门的板块和品种下手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果。比如在北方的拍场买南方的热门画家作品,吃南北两地差价。在南方的拍场买北方热门的珠宝、翠钻等。
在预展现场做足功课,看清该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如果比实际价值低50%以上,就值得举牌一搏。特别是遇到其年代、材质、造型、画(刻)工与大拍卖公司的标准器毫无二致的拍品,且估值明显低很多的,就应该准备入手一搏了。比如今年香港佳士得以1800万港元成交一尊明永乐年官造的绿度母造像,而同一规制的另一尊造像准备在北京宝鼎拍卖公司拍卖,预估价只有400万-600万元人民币,比香港成交价的零头还低。如此大漏,有能力的人士不妨看看预展,衡量一下自己的接受能力,搏一搏也是值得的(次类造像是当时皇家统一颁发给藏区各大寺庙的,是有着一定制式、标准的)!
寻找那些有缺陷并且经过必要的修复可以恢复原状的拍品举牌。品相不好是拿到低价的硬性理由,其前提是缺陷不大、可修复。如果缺陷太大丧失了修复价值,再便宜也不能要。这一点一定要请业内专家定夺。
尽可能地寻找各品类的标准器入手。如故宫典藏的各类制式官窑器、各大拍卖公司曾经多次拍卖过的同类制式器物,它们可能价格略高。但是标准器认知度高,这相当于金融市场的硬通货,流动性强且容易变现。
抑制自己举牌的冲动,制定好自己举牌的价格范围,如果超过毅然退出,等待以后有利时机再行出击。
认真研读拍卖图录,并将不同拍卖公司的估价做比较。还要在网上查询近三年同类拍品的成交价,定下自己举牌的价格区间。
在预展现场,认真仔细查看拍品的状况,必要时请专家掌眼。
这些策略恐怕一些聪明的买家早已实行,只不过我很饶舌,写出来而已。让诸位见笑!
(作者系收藏市场资深评论家)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