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赚一笔,或,死于狂喜?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讲述的是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引起的一系列荒诞故事,但事实可能比电影更离奇:六月的缅甸公盘让沉寂近两年的翡翠市场再现一石难求、毛料陡涨的“火爆”现象;市场上,中低档翡翠售价高了两三成,高档翡翠甚至涨价过半
。翡翠市场真的如此“疯狂”吗?在这“疯狂的石头”背后,又在上演着怎样的故事?
缅甸公盘的“饥饿营销”
一块原石成交价暴涨18700%
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个夏天,缅甸公盘一招“饥饿营销”把沉寂了两年的翡翠市场再度搅了个天翻地覆。一块名为“7947号”标的翡翠原石,起拍底价5800欧元,最终成交价却是108.9999万欧元,足足暴涨18700%!不仅如此,公盘中所有翡翠原石的价格都是始料未及地疯狂飙涨,翡翠市场2013年的大戏就此开锣。
谈到翡翠,就不得不谈到缅甸的密支那地区。原因很简单:和其他宝石、杂石相比,翡翠的原料地最为单一,全球90%以上的翡翠都来自缅甸,高档翡翠更是百分之百的缅甸产。
早在清乾隆时期,翡翠就已进入中国;新中国的翡翠市场从1972年发迹,如今也已经走过四十余年。然而没有变化的是,翡翠的来源仍然牢牢地掌握在缅甸公盘的手里。
对所有人来说,翡翠的这一轮暴涨都来得很是意外。从2011年开始,中低档的翡翠成品价格逐渐跌去了10%。最严重的纯白色玻璃种和冰种,甚至一度跌去了35%的价格。
然而,随着缅甸公盘在6月底重开的消息传出,翡翠原料枯竭、开采成本增加、缅甸严禁原料出口等“饥饿营销”的传统套路再次奏效,一下子将翡翠价格拉回了前两年的疯狂状态。缅甸公盘上,缅甸翡翠原石又涨了起来。这次公盘过后,其他品种和各个档次翡翠原石的价格基本已经恢复到2010年的历史高位,这显然是各界都始料未及的。
“店内恕不打折”
从密支那到潘家园,翡翠走过的路太长
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潘家园、羊肉胡同等玉石商户集中的市场。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大多数珠宝专柜都在将翡翠饰品作为主角。雕刻精美的吊坠放在柜台里的展架上,配以丝绸鲜花点缀;晶莹剔透的镯子整齐排列,在灯光下尤为迷人。
不少市民在翡翠柜台前流连忘返,但面对它不菲的价格,又望而却步。在潘家园的一家玉石店里,记者看到,翡翠手镯的标价从几千元至十几万元不等,商品的标签上标有“翡翠”、“等级:A货”“产地:缅甸”等字样。“这些是低价位的,主要面向大众消费,比起几十万上百万的,我们这算是便宜的。今年已经涨了不少了,过段日子还要涨,越早买越值。”翡翠销售人员说。
在市中心一家商场的翡翠专卖店内,摆放在玉石专柜中的翡翠标价比市场上还要高,六七万元的手镯属于一般商品,十几万的也不少。在其中一个专柜的柜台中,摆放着一只手镯,看上去绿白分明、绿色艳丽色形好看,色、底非常协调,标价竟高达九十万元。
标价这么高,卖价是否能优惠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内恕不打折。”据她介绍,这家店的老板经营玉石十几年,店里卖的翡翠大都是缅甸的原石,而今年缅甸翡翠的原料价格大涨,“价格高有高的道理。”
近几年,珠宝市场流行的说法是“行内有价行外无价”。所谓“行外无价”意指很多商家借着外行消费者不了解翡翠行情,更不懂货色而随意定价。商场标榜明码实价看似透明,实际上价格没少“掺水”,标价1万元的翡翠饰品加个零,10万元也一样卖得出去,这在行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而从缅甸公盘到北京,翡翠要经过的路太长。缅甸公盘高价拍品运回国内,不但要加收35%以上的税,还要加上运费成本,回国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最快半年才可上市。其中还要经过数层供应商,每一层都要加价。
翡翠热的悬疑
市场还在狂热时,资本却已冷静下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售价在几百元到几千元的翡翠,其成本与成交价的比例为1比8。也就是说,消费者8000元买到手的一件翡翠,在珠宝市场的批发价可能只有1000元,而其成本按各项指标因素计算,很可能更低。
更有甚者,有些经销商因为找不到一级货源,在二三级供应商那里批货后,依然按照5-10倍定价规律标价,导致商家货品价格更加虚高。
翡翠市场热了,但热的让人不踏实。
对专家来说,翡翠市场价格泡沫令人担忧。此前在云南举办的“石博会”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石博会组委会秘书长李连举就郑重提示:国内翡翠行业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泡沫,而且泡沫破灭指日可待。
对商家来说,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意味着翡翠的有价无市。国内市场一个满绿的玻璃种翡翠观音价格甚至可达上亿,以克拉计,一克拉单价达40万元,甚至超过缅甸最好的鸽血红红宝石。
然而,市场还在狂热时,资本却早已冷静下来,这是对翡翠市场现状的最好描述。
对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面对价格虚高,缺乏兑换渠道的翡翠市场,“看”似乎成了唯一可行的参与方式。
甚至就连翡翠市场狂热的根源今年的翡翠公盘,其结局也尚且存疑。按照公盘规定,中标者应在三个月内付款提货;公盘上许多“天价标”至今仍未提货,甚至可能因此成为废标,如此一来,翡翠市场价格猛涨的基础都将不复存在。
面对这样的翡翠市场,又有谁敢放心呢?
晨报记者 许诺
名词解释
何为“翡翠公盘”
翡翠原石的“公盘”,是指卖方把准备交易的翡翠原石在市场上进行公示,让业内人士或市场根据原石的品质,评议出市场上公认的最低交易价格,再由买家在该价格的基础上竞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盘是“拍卖”交易方式的雏形。
缅甸的翡翠公盘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缅甸政府在将所有的矿产资源收归国有后,为堵塞税款流失,使稀缺的翡翠玉石资源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外汇收入,于1964年3月开始举办翡翠玉石原石公盘。缅甸对翡翠资源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通过“公盘”才可交易翡翠原石出境,其他途径一律视为走私。因此,翡翠公盘也是原石进入国内市场的唯一合法途径,在翡翠市场上具有重要的价格指导意义。
由于公盘上的翡翠原石不进行鉴定、鉴别,单靠业内人士判断和市场公议决定底价并在此基础上竞价,因此也被看作是对玉商眼力和经验的挑战。
赌石者从缅甸空手而归
“现在原石价格的确是有点高,我今年都没出手。”有着十几年原石经验的玩家王鹏诚没有一年不去缅甸公盘,可今年这位“老手”空手而归。
数据显示,中国客商就去了4000多人,比历届参会的人士还要多,但是原石的数量却变少了。这次公盘共投放原石10300份,比2012年3月份的16745份减少了38%。
缅甸对翡翠开采和出口的限制已经让翡翠的价格出现“疯涨”。据王鹏诚介绍,展会人多抢料,也是今年原石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价格,真算得上是天价了!”王鹏诚感叹地说道,据他的经验,2公斤的带色原石在往年也就卖个七八万元,今年起价就要20万,“涨了3倍算是很保守的说法了。”
而让他郁闷的,不仅是价格的上涨,而是好料难求,转了好几天的他也未能遇到自己如意的原石。
赌石原本就是“一刀富,一刀穷”的事儿,“我自己玩儿的话,还是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如果行情下来点儿了,我可能就会考虑出手了。”
话虽如此,但是在王鹏诚心里,却十分能够理解翡翠的涨势。他认为,喜欢的人多了,而且拿到翡翠的途径也变得正规化了,价格上涨是肯定的。“现在的翡翠的涨幅还属于正常上涨,肯定还没到高点。”
实际上,王鹏诚不仅自己玩赌石,也是一个做赌石生意的商人,虽然今年没有见到有价值的翡翠原石,但这也让他看到了商机。
“我现在不会卖手里的货,因为我现在卖了,两个月后肯定就会后悔的。”王鹏诚笑着说道,他前几年400万成交的七八公斤重的原石,开出来了上好的翡翠,满绿的颜色漂亮得难以形容。他将这块翡翠做成了4只镯子,当即就有人出2000万高价收购,但王鹏诚并没舍得卖,“现在出5000万我也不会卖的,这料实在太难得了。”
实际上,王鹏诚所在的全民爱珠宝交易广场也看中了翡翠升值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我十分看好北京的翡翠市场。”他介绍,公司将于8月份在北四环大屯再开新店,看中的就是如今翡翠的巨大升值潜力,以及越来越多翡翠爱好者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晨报记者 姜樊
商家头疼价格涨质量降
尽管翡翠价格涨得风生水起,但在玉石市场的商人们眼中,翡翠价格虽然高涨,生意却变得越来越难做,而市面上玉石的成色也越来越差,让高价翡翠难以服人。
玉商郑先生七八年前开始做翡翠生意,在郑先生的印象里,从那时候开始,翡翠价格就一直飙升,无论是高档原石还是中低档成品,如今都暴涨了近20倍,也吸引了大批投资客。“前几年都是人家抢着过来买的,只要你店里有东西,每天都能做到生意。”
然而,近几年的生意却有些惨淡。尤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行情出现下滑,各个市场都相当冷清,尤其是中低端产品不仅价格下跌了近两成,销量也少了很多。“以前都是问今天开单子没有,现在都是问这个月开单子没有,甚至是今年开单没有。”郑先生无奈地说。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里的玉石市场经营如此低迷呢?郑先生认为,翡翠行业属于所有行业的最末端,就是人们衣食住行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了,才会考虑来买翡翠。现在经济预期不好,人们手里的闲钱也不多,所以不会拿钱来投资翡翠。“翡翠玉石行业是个奢饰品的行业,经济都不行了,人家哪有钱消费呀!”
此外,翡翠质量的下降也让商家们倍感头疼。“早些年,虽然价格还没涨到这么高,但是真能拿到好东西啊!”在同一市场经营玉石买卖的谭先生回忆道。“那时候有些个镯子,你拿在手上看就觉得那么漂亮,你再看看现在的。”说着,谭先生从货柜里拿出一对玉镯。“这对翡翠镯子起码能卖五千多块钱,但要是见过早年间的东西,这种货色你压根就看不上。”
经营玉石多年的方先生告诉记者,原先实体经济利润低,社会上投资渠道也少,“有钱都没处花”,导致大量投资者转向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翡翠玉石,一批投资客把资金投入玉器毛料和成品市场,掌握了大量的原石资源后进行过度炒作,造成玉器市场特别是毛料市场价格虚高的不正常现象。如今经济增速一下滑,市场遇冷在所难免。“收藏品市场多半如此,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晨报记者 许诺
收藏者吐槽翡翠造假乱象
市民陈升在一家私企上班,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在翡翠收藏方面却显得很老到。说起翡翠,陈升讲的头头是道,“种”、“水”、“肉”,翡翠收藏的种种奥妙他都“门清”。但在陈升看来,现在的翡翠市场之乱,即使是行家也难免“马失前蹄”。
消费者大都知道,翡翠是分A、B、C三个等级,但陈升告诉记者,即使概念记得清楚,到了市场上还是难免“抓瞎”。“现在稍微懂一点的都知道,A货是天然翡翠,B货是处理过的翡翠,而C货则是染色翡翠。但看过翡翠造假的过程你就知道,消费者是基本不可能看出来的。”
陈升向记者描述了他曾见识过的翡翠造假:“一堆俗称的石头料,没水、没底、没色。用化学制剂泡上半个月洗底,然后人工加色,再进真空高压注胶机注胶,几天过去,原来的石头料已经有水色了。这样做出来的假翡翠几可乱真,市场报价动辄上万,但还价就卖,实际上分文不值。”
翡翠成品“猫腻”多,赌石的市场更是各路骗子大展身手的好地方。陈升给记者讲了一个多年前发生在赌石市场上的故事:有个人赌了一辈子的石头,本打算收手不干了,但却遇到了一块很大的原石。切个小口,打着手电往下看时,发现里面确实有翠,种非常的好,绿幽幽的颜色更是漂亮,他想,这个石头我买定了,最后再赌一把就不赌了!
他四处借钱,好不容易才买了下来。结果一刀切开,里面的翡翠完全不是料想中的样子,他被骗了!原来卖家在石头底部打了一个洞,塞了一块绿色的牙刷把进去,再把洞仔细的封好,根本看不出动过手脚。赌石者从切口看到的那片绿,其实是底部的牙刷把映上去的。
故事虽然夸张,但道理是没错的。陈升告诉记者,现在的赌石市场上,伪造原石的技术日新月异了,原石的皮、藓、松花都可以伪造,甚至还能把老坑翡翠嫁接到新坑翡翠上。“即使眼光很老辣的人也难免被骗,何况是新手?”
在陈升看来,行内的人被骗是属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现在有些外行人也来买原石,属于明知道会死还要来送死的。“既没有鉴别原石的知识和经验,也没有正规可信的购买渠道,怀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孤注一掷,这怎么可能?”说到这里,陈升也觉得很无奈。“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造假者直钩钓鱼,却总有人愿者上钩。”
晨报记者 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