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低迷尽管波及到了各行各业,但没能撼动奇石精品升值行情。由于奇石资源的稀缺性,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奇石收藏界从未听说贬值一说,尤其是精品奇石依旧涨势惊人。其中,一种黄蜡石六年时间不仅摇身变“玉”,而且价格翻了上万倍。
六年石变玉身价涨万倍
据深圳市收藏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奇石又称雅石、观赏石,是区别于宝玉石、印章石之外的石性质地的观赏收藏品。
说起奇石的升值情况,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盆景赏石文化分会副会长黄腾表示,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是“惊人”,二是“费解”。黄腾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讲了一个故事:“1993年,我买了一件青田石的雕件,上面雕了大小九个龟,石分三色,浑然天成:龟为绛色,龟脚所踩水为灰白色,水面漂浮着几片落叶为黄色。作品由有‘龟王’之誉的张海正雕刻而成。当时我仅花1.5万元,现在应在300万元以上。”
200多倍的涨幅已很惊人,但这在奇石界并不新鲜。例如:前不久,一个状如“小鸡出壳”的戈壁石被专家评估了1.3亿元,据说十几年前收藏者从农民手上拿到它时仅花了几十元;一块巴掌大小、神似老太太脸的戈壁石,专家评估9600万元,2000年在昆明展览时,开价才1万多元。
这也不是涨幅最惊人的奇石,涨幅最大的奇石还数黄龙玉。深圳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昌晟表示,六年前,黄龙玉还不叫“玉”,统称黄蜡石。21世纪初,一拖拉机黄蜡石仅卖300元。直到2006年提出“玉”的概念后,质地好的“籽料”成为黄龙玉;2008年至2011年身价剧增。“2011年在昆明泛亚洲奇石博览会上,我看到一块相当于大十六开纸大小,厚度不到5厘米的黄蜡石,材质不是很好,外形也不是很工整,虽叫价120万元,但买家并不惊讶。才六年时间,黄蜡石蜕变成玉的价格就翻了成千上万倍。”韩昌晟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仍觉得很不可思议。
稀缺性“烧”热奇石行情
奇石价格涨幅为何如此惊人?两位藏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奇石资源的“稀缺性”。
黄腾说“费解”其实并不费解,他的“九龟”之所以升值这么快,除了雕工为名家手笔外,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石种目前“已经没有了”。大自然的作品,看似很多,实际上少之又少,真正的精品资源早已枯竭。他表示,寿山石有100多种,但真正好的寿山石,早已难寻踪迹,现在仅存的一点资源也接近枯竭。再加上收藏队伍在不断扩大,供量严重不足。
黄腾还说,无论哪种石种,“那些随手可捡到的,往往就是最好的石头。”但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懂得珍惜,得到石头后就把它轻率地处理了,因此损坏了许多精品。“资源的枯竭加上人们的不珍惜,使剩下的精品少之又少,现在好东西全都在藏家手里,市场上看不到了。”
奇石精品价格依然坚挺
宏观经济的低迷之势是否也对奇石收藏价值带来冲击?韩昌晟认为这肯定有影响。但他同时表示,经济大环境不好只是影响了奇石增值的快慢和转手的快慢,即其活跃程度,并未真正影响到奇石价格。“除黄龙玉因前两年过度疯长之外,我从没看到哪个精品的价格有跌下来的。这几年来,石头的价格依然一直在涨,只是升值的速度减缓了,奇石的价值与市场价值主要还是取决于其材质”。
黄腾也认为,经济大环境并未对精品产生影响,精品仍在升值。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精品依然难寻。“还是因为资源枯竭的原因,用行话来讲,就是出水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甚至不出水”。
“因此,收藏奇石一定要收藏精品,不怕贵,就怕不好。”韩昌晟如是说道。(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