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近年“碗礁一号”的出水,“南海一号”的打捞,韩国海岸的元代沉船,印度尼西亚黑石礁海底的沉船,海捞瓷在收藏界也风生水起。市场上相继出现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海捞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对这些海捞瓷,中国家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文化部评估委员会委员杨润先认为,康雍乾“清三代”的海捞瓷具有典型性,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外销瓷的最后记忆。
海捞瓷是我国古代外销瓷的一个历史印记,它们都是历史上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生产销售海外的瓷器,这些瓷器以当时的主要海外贸易船只运输为主,运输中遇到海难的瓷器经历数百年后被打捞出来便成了如今的海捞瓷。杨润先说,回顾清以来的海外政策,清初清朝政府实行海禁,康熙时才解除海禁,就此海外贸易也从民间隐蔽的小规模转为开放式的大规模,其中瓷器是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被称为外销瓷。这种外销瓷一直盛行直至咸丰时,当时在外国列强入侵下外销瓷逐渐被停止,到同治、光绪时期海外贸易已萧条。所以今日所看到的海捞青花瓷主要集中在清代历史中最辉煌灿烂的康雍乾“清三代”,“清三代”海捞瓷也成为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外销瓷的一个结点。
“清三代”的外销瓷主要以山水人物、花鸟、缠枝花等纹饰为主的釉下青花器为主,青花发色有深有浅,有灰有艳。当时的文人画风不同于明朝的洒脱,而追求一种工笔写实,所以瓷器上的绘画形象生动而有立体感。这也是如今鉴别“清三代”外销瓷的一个重要依据。“清三代”的外销瓷虽有着统一性,但在不同时期在胎体、胎脚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康熙的器物胎脚呈台阶级状,雍正的器物胎体坚致较薄,胎脚呈泥鳅背,乾隆的器物胎体较厚,胎脚呈泥鳅背。此外,如今一些藏家以摸来鉴别真伪,主要是依据瓷器上釉烧制之前的一种工艺。据资料记载,当时的瓷器要用竹刀在胎体上划分格线,再在格内画纹饰,之后再上釉烧制。格线分直线、斜线,直线用手摸无下凹感觉,斜线用手摸有下凹感觉。
凡是海捞瓷都因在海水中浸泡时间长,被海水侵蚀,胎釉的表层形成一层自然均匀的年代风化层。同时因一些海捞瓷散落在泥沙中,被海里的暗流淘来淘去,瓷器的釉表层因暗流及泥沙长期冲刷摩擦,致使釉面表层如同脱去一层皮,多被损坏,有的甚至生铁锈和破损。 “清三代”的海捞瓷也如此。